有幸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收益颇丰。
在22.怎样通过阅读发展知识,这部分,我了解了阅读书籍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加以思考了一些东西。
书中说到:在学龄中期和晚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书籍所起的作用,与学龄早期进行观察的作用相同。善于细看和观察的学生,就养成对科学书籍的敏感态度。不经常阅读科普和科学读物,就不可能对知识有兴趣。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就谈不上对知识只有持么的兴趣。从这段话中,我了解到阅读书籍在一个人童年的重要性,阅读可以给孩子以启迪,以致对知识产生持久的兴趣。
科学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但不可能经常把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和规律写进中学教学大纲中。因此,阅读科学读物,就成了现代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勾画
笔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科学读物的兴趣。为此,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就像是把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之窗微微打开一点,留些东西不完全讲透。学生看到了超出教学大纲必修教材界限的可能性,畅游广袤无垠的知识海洋的前景使他们激动起来——这正是促使他们去阅读的动力,因为少年和青年男女都渴望获得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与渴望”
具有极其重大童义的是,通过阅读发展教学大纲最难部分的知识,而这部分与其他部分知识有关。也就是说,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是有密切联系的,阅读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通过课前阅读,让学生产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学生的问题越多,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的求知兴趣就越浓。
亦或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尽管许多知识点,学生可能不能理解。但学生的问题(不会的)越多,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的求知兴趣就越弄。”
阅读,是自内、自发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