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昨天提过,即便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客观世界,但加入了人的主观认识之后,每个人的主观世界会变的各有不同。在人的“主观世界”中,世界是有生命的,世界像一面镜子一样能够对我们的选择、磁场进行反射。因此,乐观积极的人好像总是能够得到“好运相助”,而消极悲观的态度则有可能导致事事不顺!而消极悲观的态度常常会通过“抱怨”这个行为反应出来。
前段时间经常有些热门文章提到:“一定要远离充满负能量的人”,说的就是我们常常容易被身边人的情绪所感染,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决定。举个普通的例子:因为业务的原因所以这周六日两天都需要加班,部门的同事人人都很无语都在抱怨,并都打算提早溜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认为在这个社会中偶尔加加班太正常不过,但受周围同事情绪的影响你也很可能和他们一样提前溜走。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人仅仅只是听到“皱纹”、“古老”、“历史”等可能联想到“老人”的词汇,接下来走路时他们的平均速度就会放缓!因此,“受环境影响”属于正常现象,并不用埋怨自己“意志力不坚定”。
一方面我们需要远离“抱怨的人”,另一方面我们本身也必须把“抱怨”这个恶习给戒掉。原因也很简单,除了我们上文提过的“吸引力法则”,还有以下几点:
一是愿意倾听或者接受我们抱怨的人通常都是在乎和爱我们的人,这些人通常是我们最亲密的人,当然用积极和乐观来回报他们比用“抱怨”来回报更好。二是抱怨本质上是基于对现实的“无能与无奈”,向别人抱怨同等于向别人宣示自己对于现实的无奈,然而现实却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有任何改变。三是抱怨会极大的消耗我们的注意力,而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在物质上对相对贫乏,“注意力”与“时间”是我们仅有的“财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把自己的“财富”消耗在“抱怨”这种没有产出的事情上显然是个“亏本买卖”!
正确的态度是:“如果自己有能力的就去积极解决问题,如果能力暂时达不到那就只能先忍着”
“抱怨”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容易让人上瘾,这点上看和酒精、毒品其实也挺像的。抱怨上瘾的人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抱怨”,往往导致别人都还没有信呢自己就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感动了,然后渐渐就放弃挣扎或者改变!
还记得“自证预言”这个概念吗?
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对错与否,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导致最后这个判断真的实现。如果“抱怨”上瘾,导致每次遇到问题大脑都首先做出“抱怨”的自动反射,那么被困在当下也是理所当然。珍惜生命,远离“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