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本不错的书——《华杉的读书笔记》,分享其中几条比较受用的观点:
1.读书学习,第一是要立志。
-立志就是有目标。有志向是一切的基础,想把事情做好,就要下苦功夫;
-立志,也是明确读哪些方面的书,界定一个范围,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列举过不同领域的经典导论书籍,还需要细细品读。
-《大学》六字箴言: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2.读书要有日日不断之功
-曾国藩:做任何学问,都要下日日不断之功。
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习惯,想起来读书的时候才读,读书要下的功夫,不是今天读、明天就不读了;
也不能今天时间多一点,多读一点,这样明天就可以歇了;也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出差忽视学习,一天的时间就那么多,我们总有时间是可以抽出来读书学习的。
-20公里法则
以前美国西部大开发的时候,从西海岸走到东海岸有2种方法,一种是天气好就多走一点,刮风下雨就躲起来;一种是每天坚持走20公里
第一种走到一半就放弃了,第二种则能最快地到达彼岸。
-华杉,不仅用在读书,也用在写作上
每天5点多起床,5-7点,2个小时的写作时间
从2014年开始,知行合一到今天,目前写的作品有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王阳明传习录、超级符号、华与华方法、资治通鉴等
3.读书时间从哪里来
-时间是不可再生,不可逆转的资源,也是最公平的
《时间去哪儿了》给出了一个方法,一天24小时,每15分钟一格,记录下做了什么,连续2个周下来,会发现有效工作的时间少得可怜。
-时间管理是读书学习的基础课、基本功
-华杉的时间管理原则
001少举事。
当年曾国荃带兵打仗打下了天京城,平定了太平军,衣锦还乡,曾国藩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些年,带兵打仗辛苦,身体搞坏了,学问荒废了,回家之后就做好两件事情——休养身体和读书学习。
少举事,就是少给自己立项,减少兴趣爱好,减少时间的投入,如此一来,就是把时间从源头上聚集起来,才能学有所成。
002节拍时间
尽量固定自己的日程,到什么时间就干什么事情。这样的话才能保持节奏感,也不需要时间管理四象限。
003铁石心肠
没有什么抹不开面子的事,我的时间我做主,决不允许任何人打乱我的时间,如果没有提前约你的时间,那就直接拒绝。
饭局和喝茶聊天是读书的大敌,想要专心读书,就要除去一切非必要的邀约见面。
004专时专用
做事不能一心二用,对时间也不要想一举多得,一段时间内,就做一件事情。
敬畏你做的每一件事情,包括吃饭、打球、游玩,都要全身心投入。
005时间一定要大块大块地用,充足地用。
不要零零碎碎地用,碎片化时间就是碎片化人生。
时间的使用,也是排兵布阵,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大块大块地用时间,做到极致,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有的人为什么总是忙?忙的原因无非就是这两点:
(1)水平低,老搞不定。
很多人都不会干自己的本职工作,比如郭德纲曾经讲过相声这件事,没有说的好与不好,只有会与不会。
(2)不能止于至善,安分守己。
想的太多,要的太多,被欲望牵引,总想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想胜过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