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有一些未妥善解决的问题,就要停下来想一想,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情绪反应方式,不要对孩子造成无辜的伤害。通过分析和认识自己,父母才有可能帮助孩子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让他们自由地感受和了解自己的情绪。
父母的矛盾心理有多重表现形式,通常来源于未能解决的问题。父母们可能会发现,由于自己内心充满了矛盾的情绪,他们很难对孩子敞开胸怀、加以关爱。
通过借助洋娃娃、布偶或图片等辅助物向孩子讲述事件经过,可以让孩子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解自己当下的处境,从而减少不安等负面情绪。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建立在很多共同经历之上的,那些能够触动内在心理感受的经历能够促进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
情绪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内在感受,还会影响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培养关系需要分享和渲染积极情绪,抚慰和减少负面情绪。与孩子相处时,要拿出包容的态度,迎合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感受到积极情绪,比如因赢得球赛或取得优异成绩而高兴时,父母应该及时与孩子分享这种情绪,并积极地和孩子思考并渲染这种情绪。同样,如果孩子有了负面情绪或情绪低落,比如失望或悲伤,父母就要努力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并用温暖的话语安慰孩子。
为了全面地认识自己,孩子需要接受适当的评价。这种评价要与他们的内在心理感受和外在经历一致。父母要以调和的心理状态融入与孩子的交流,帮助孩子构建协调、连贯的人生。
我们在早年生活中形成的防御适应性,也会阻碍我们理解和感受孩子的内心。如果没有对自我认知进行反思,父母这种防御性的反应模式会造成孩子对现实和人际关系的认知扭曲。
我们或许会很注意孩子的行为,但我们的疏离感仍会阻碍我们去和孩子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身的情绪问题对孩子产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妨碍了我们对孩子或自己情绪的理解。
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要敞开心扉,倾尽全力去感受孩子的想法。用心倾听,留意孩子表达的信息,而不要只专注于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即使你不会立刻明白孩子的意思,也要知道他在向你表达想要某种需求的愿望。
如果孩子因为生命中重要之人的冷漠回应而联结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感到疏离和孤独。孩子的情绪机制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与他人进行联结的需求。在孩子最需要联结的时候,他对其他人的冷漠回应也最为敏感。
在于孩子相处地过程中,除了考虑孩子的感受以外,父母也需要考虑自己的感受。否则孩子就会缺乏独立性,过分依赖父母,在独处时缺乏安全感,而父母也会感到筋疲力尽。
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性格,而要试着融入孩子。当你努力理解孩子内心时,一定要保持思维开阔。
具有心理创伤或情感缺失本身不会使你有一个心理紊乱的孩子,而缺少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才是关键所在。对你曾经的遭遇进行分析,治愈你过去的心理问题,任何时候做这些事情都为时不晚。这样做,你和你的孩子都将获益。
要解决遗留问题,就要回顾这些事件,思考他们对你的人生、你的人际关系以及你所作的选择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不要指责自己。尊重你的感受和情绪。创伤与失去经历的治疗需要时间和耐心。
父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认清自己在与孩子的受损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破裂的修复,还能减轻我们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羞耻感。
当还是孩子的我们感到脆弱无助的时候,思维就会产生防范意识,以保护我们免受这种痛苦的羞耻感影响。这些防范意识会持续到成年,并影响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
不要逃避儿时经历中未修复的恶性破裂,将它们转变为成长与更新的动力。要开始修复进程,首先需要创造精神距离,深入思考引发冲突的行为。停止与孩子的互动,深呼吸并放轻松,尽快恢复平静。
在表明你重新联结的意愿并了解彼此的问题所在之后,你可以听听孩子的想法。不要质问他。控制住任何发表意见的冲动。包容他的想法。不要为自己辩护。和孩子一起回顾他在事件中的经历。对于他的情绪和感受都要有所关注。
父母要理解孩子在受到限制时的紧张和不适。如果父母不能包容孩子的消极情绪,孩子就很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设置限制后,最好平静地和他交流,不能一味地让步。
在于孩子相处地过程中,父母最好要富有爱心,并且保持耐心。这样才能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尊重孩子的主观意愿,帮助孩子加强第七感,可以和孩子就内心生活进行反思性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