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01
▼
简要介绍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
但由于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语言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这让我们难以体会和表达心中的爱,甚至造成敌对环境,导致互相伤害。
作者发现,运用非暴力沟通有意识地使用语言,专注于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可以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
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当我看到了自己、他人以及其他生命的美,心中会充满了柔情,也找回了生活的热情与活力。
不仅如此,非暴力沟通也不断提醒我们,专注于实现自我需求的人生方向
02
▼
重点内容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
观察:客观清楚地描述事实,而非评论。
感受:是指人正常的喜怒哀乐,清楚的表达感受会使沟通更为顺畅。
需要:挖掘感受背后,能够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
请求:尽可能通过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需要注意的是,非暴力沟通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它不是固定的公式,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
03
▼
我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前提,源自于一个人对生命所拥有的爱。如果心中有爱,却因为语言的原因,让人无法清晰表达,甚至把对方推向对立面,非暴力沟通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性表达和沟通的方案。
因为有爱,我们希望告诉对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不是脱口而出的伤害;因为有爱,我们也很容易察觉到彼此的感受,进而关注甚至满足需要,增进彼此理解。
但是,如果内心爱的力量感缺失,无法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我们就很难察觉和体会彼此的感受和需求。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在一段时间里,自己的感受好像被封印了。无法体察自己与他人的痛苦与快乐,与世界好像有一层隔膜,在阳光下伸出手,却触不到温度。
这样的孤独感与自我,让我们无法很好的践行非暴力沟通,达到心意相通。
对这样的境况,我们能做的是给自己一点时间,迫使自己在不断的行动中,重新赋予生命意义。当所做的事开始产生意义了,这个世界也变得有意义了。
那时,我们给予生命的意义也将带动我们对他人的爱意,达到和谐的生命体验。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