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模仿】
上周处理了一个一年级新生不适应小学生活的事件,邀请了家长到校座谈一同探讨处理策略。孩子能讲道理,但有骂人,不听老师指令,上课随意讲话、跑出教室、破坏教室桌椅等情况。我注意到,他在座谈现场与他父亲的对话语气特别不好,记下心来。先是夸奖了他能讲道理,再与他一一梳理了老师反映他在校的一件件没做对的事,他显然喜欢老师的夸奖,因此说到他错误的时候,他能够接受。不过我知道,孩子的工作只能做到这里,往后更长的作用还得靠家长,因为,孩子几乎所有的教养都来自于对家人的模仿。
在与他家长的对话中,我发现他的家长有两个特别的表现,一是在我们讲到孩子说的不礼貌的“歪话”时,家长竟忍不住笑出声来,能明显看出他平时对于孩子文明语言的要求不高;二是家长自身的言语中带有很多脏话口头禅,可他自己竟没有发现不妥。这就是孩子教养问题的根源,只有家长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因此,我给他的家长提出了几点建议:
1.建立边界感,提升规则意识,跟孩子做好约定。如: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不正确的,孩子做了不正确的事,家长需要严肃交涉,不能把其当成玩笑,一笑置之。
2.家长与孩子商量,如果再次听到老师的投诉,要采取什么惩罚方式,写保证书,按手印,或用做好事来弥补,帮助孩子建立敬畏之心。
3.家长要做好榜样,成为有修养的人,多读书。平时可以带着孩子给老师发微信信息,讲究称呼、语言、语气,在点点滴滴中学习尊敬师长,提升教养。也助力孩子与老师之间建立更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4.教育是慢的艺术,家庭生活的节奏要放慢,观察孩子、陪伴孩子,养成有教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