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遇见很多人,很多人会问你是什么专业,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每当听到这个问题,我都会想起当时家人的不理解和那个一脸执拗的自己。关于汉语言这个专业,我想说很多,但更想学更多。
在我看来,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极具人文关怀的学问,它聚焦感情的依托,体味人生冷暖,让我们在灿烂的文化遗产中心灵富足,撷英采华,成就精神世界的红砖绿瓦,捕捉飘忽不定的生命意义。
但有时候,它与我想象的格格不入,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学史,晦涩难懂的概念,复杂紊乱的语音学,无穷无尽的阅读书单,一度把我洋溢的热情浇的没有温度,一度让我在初进大学时心恍恍无所依。我总在思考我毅然决然的选择是否变成了一个错误。教现代写作教程的老师那句话更是给了我当头棒喝:"我们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培养的是批评家,研究者,社会应用人才"。她说完,学生有的低头思索,有的双眼愣愣地望着讲台。
空调的冷气开得厉害,空气有种冰凉的泉水的气息。我尴尬地笑了笑,如果有人回过头,他一定会为我这尴尬不自然的笑容吓一跳。所有关于失去的场景作为回忆闪现在我眼前。心潮澎湃地去学一件乐器,家人却以不务正业为由四处取笑;苦心经营的一份友情,却在争吵与误解中变成了仇情。同一时刻,它们交集在我的心里,变成腐浊不堪的池塘,我想越过腐水摆渡到干净的地方去,却总是心有志而力不足。
尽管如此,我还是习惯了要每天来回奔波于文科楼的课程,习惯了定期交上几篇不知所谓的,文笔拙劣的千字文作业,习惯了从图书馆抱回一大堆也许我未来不曾听说的书。我开始了系统学习文学史,写作,语音,外国文学,文学批评的道路,开始第一次摈弃十二年义务教育那种粗浅简单的笼统学习,开始了第一次竭尽全力研究知识的时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惊喜。它无形中要求我甩掉中学时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惰性学习方法,要求自我剔除以前学习只流于知识表层的错误认知,要我具备严谨的研究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就像小孩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跨越成人礼,成家立业,每一个阶段都会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即便你仍然心胸坦荡,满心憧憬地看待汉语言文学,但你在学习中是不可能总保持打鸡血般的态度的,就像人的心情复杂多样,一天之中,早晨是观花赏鸟的欢喜,中午是烈日当空的焦灼,傍晚是斜阳晚照的落寞,夜晚是辗转反侧衾枕湿寒的悲痛。
面对汉语言文学,我不得不去抱怨古文的繁体字多么难懂,它们于我是没有生命的纹路复杂的石头,我挖空心思去学习它,也许我一辈子都用不上,也许在众人前提出时,还会冠以卖弄学问的污名。我也不得不去抱怨语音学拗口的读音和易混的国际音标,不用学习它们,我照样能把普通话说得流利清晰。我也不得不去抱怨千字文作业只能交浪费时间的手写稿,不得不抱怨千奇百怪于生活似乎毫无意义的作业。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腐蚀掉我们解决问题的热情。
我渐渐明白,生活中并非每件事都能找到确切意义的啊!如果你迫不及待地去寻找行为的意义,你只能空手而归,你只能沉溺于对时间虚度的懊悔。如果你喝一杯咖啡,想到的是它能带来提神的效果,如果你去公园散步,想到的是它能为你消耗二百卡的热量,如果你去看一部爱情电影,想到的是它能给你经营爱情的良方妙计,如果你学习一种乐器,想到它会是你未来工作竞争,生活炫耀的资本,这未免也太可悲了,这些人也未免太物质化了。
有些人生活严谨,安排严密,绝不做与理想,未来,金钱无关的事,斟酌推敲可能浪费时间的任何活动,否定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生活。他们这种异于常人的自制与理性确实能带来巨大的成功,但对心灵的舒适,精神的幸福来说,是一种无法弥补的伤害。幸运的是,我慢慢放下了无休止的抱怨,严厉挑剔的眼光,去体味任何一件事的美好,享受它给予我的快乐而不是物质。繁体字变得古朴文雅,精深微妙,诸子散文变得灵动飘逸,词约意丰,语音方言变得美妙动听,丰富多彩,甚至手写的千字文稿也不再那么令人烦恼了。在手写中,我与文字进行交流,就像聆听多年好友的悉心问候,找到安然宁静的世界,这是电脑,手机硬邦邦的键盘不能替代的。
中文系的教授博学而有魅力。讲中国文学史的女教授率性洒脱的笑声使人诧异而惊喜,不知者总嘲笑这种癫狂奔放的笑声。她常常引经据典,通古博今地给我们讲授诗词歌赋,把讲台当草原,引领我们像野马在文学的草原奔驰忘返,思绪早已逃开了闷热封闭的课室飘向了远方。讲现代汉语的老师拥有着陈寅恪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知识分子风骨,他跟我们探讨义务教育的悲哀,教我们以锐利的眼光,理性的思想去学习研究,我们懂得了语音与方言难分难舍的微妙关系,更多的是,它扩展了思考的视角。讲文学概论的年轻老师寓教于乐,把枯燥的文学与形象的生活用细丝连接起来,借海贼王,影视剧给我们讲文学,我们不由得感慨,哦!原来文学与我们息息相关。
也许,未来的我不比经济学的有高薪酬,不比学技术的生活安稳,不比学外语的工作的丰富多彩,当它给我的滋养是独特而珍贵的。
世界那么乱,感谢我选择了汉语言文学。
谢谢你的点击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