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甜甜中原焦点网络初25+中25+讲13坚持分享第340天,累计共69次(18来6box21咨24观)
一、三种合作关系
消费者型态:晤谈一开始,便对晤谈有着明确的需求,可以和咨询师一起很快地界定出所在意的议题,或者迅速发展出希望的未来图像。
抱怨者型态:虽然可以一起界定出在意或者困扰之处,但是却无法确认当事人在建构解决之道中所扮演恩角色。
来访者型态:开始晤谈时便表示没有兴趣和咨询师一起工作,对于咨询师是暂时处于不信任的位置。通常被机构强迫来接受咨询,比较倾向会有这样的开场。
二、“我不知道……”“随便……”
咨询师看到个案整体的状态,不要被她的话吓到,一句“我不知道”会有很多的意思。
了解是青少年的特性,他们可能就是那样的调调,这样你就不会很容易被引爆,激怒(当我们被激怒的时候,孩子就有理由说我们的态度,因为我们的确是这样的态度),父母要保持温和而坚定的态度。
孩子跟你的互动,你要花一点时间去观察。她跟你发脾气,不一定是因为你,可能会是周围的其他人,就像台风来的时候是个个方面的。所以,要学会正向开场,我很想认识你这个人,他可能会觉得你不一样。不要说打架的事情,而是这个事情背后的动机。
例如:你平时是一个温和的人,今天怎么会打架?你一定有个重要的理由,给你30秒,说这个事情。(可以让自己冷静,也可以正向开场)
三、SFBT重要基本理念
抗拒之死:知道案主能对改变产生期待,适合做就能发生。
没有所谓抗拒的来访者,只有抗拒的咨询师。如何与按住合作才是重点(不见得是双方沟通有问题,是咨询师理解来访者有困难)。
来访者的抗拒视为(善意解读):来访者保护自己的方法-提醒辅导人员要谨慎处理与放慢脚步;或是辅导人员的失误-没有贴近来访者的需求与目标;或重复使用无用的方式。
不要比来访者更为热切希望某问题的改善。
来访者般的探论求知-来访者是专家。
合作的态度,先从她想谈的目标开始,再到转介的目标,当然也要看到目标的紧急程度。
思考如何引发合作:来访者为何要与你说话?
成功的治疗是基于来访者自己所做的决定。
取得合作:改变的基础。例如:当事人可能不愿意想谈及戒酒的议题,但希望能交到朋友,找到工作等。优先讨论&集中于如何达成这些目标。
一是请客户节哀顺便,共情客户,特别诚恳,赞美和认同老先生的大爱 ;
二是客户的想法和在乎,客户父亲的意愿想法、期待,穿插整个咨询的过程;
三是介绍我是谁,我们是什么样的一家公益慈善机构,介绍我们的优势,我们可以满足到客户需求的地方,我们慈善机构的特点,针对客户需求的点,简单提出我们的期待;
四是继续听客户的反馈,就客户的反馈,继续提出方案;
五是相约下次见面时间。
四、青少年与秘密
当某个青少年对你(治疗师)说出秘密,而且要求不能告诉父母时,你会怎么办?
我们相信“秘密”这个字包含着一些黑暗与丑陋,甚至企图隐藏阴险的意向与行为。我们不认为亲子之间应该毫无界限,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的一切。同样的青少年也不必向父母报告自己私生活的所有细节。
格式塔心理学:爸妈吵我,我也想吵她们,但是他们也不容易,所以就对准了自己。
五、威胁自杀与企图自杀
潜伏性自杀的念头,似乎需要某种程度的智力发展、成熟世故,因为我们很少在年轻的孩子身上看到这种现象。
我们经常被问到,避免自杀的策略与信念是什么?
1.应当用何种态度看到自杀言论,无论那是威胁、故作姿态,或是企图自杀?
2.“不自杀合约”有什么好处,该如何协商?
3.当青少年威胁要自杀,应该怎么办?
4.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送青少年到医院?
许多青少年希望自己有选择权,不要强迫做出要或不要的选择,许多青少年早就知道如何反抗这种权利游戏。当他们得到帮助,知道自杀只是其中许多选择之一后,就会更开放自己,增加其他选择项目,而不是自我设限。
把自杀当成思考的选项之一,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让青少年开始思考生活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坚持持续读书打卡第13天,今日读书《超越奇迹》,读54—57页,第3章:奇迹问句(二),读书收获:
一、提出奇迹问句的4点理由
1.创造治疗目标的途径之一
所有短期治疗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治疗开始于结束。换而言之,就是试着去查明来访者如何才能达到他们所期望的从治疗中获得的目标,以及了解什么时候治疗可以结束。奇迹问句能帮助来访者阐述自己怎样才能知道治疗可以结束。
2.将奇迹问句看做一个实际发生的奇迹(或是将奇迹问句作为一次情绪体验)
通常情况下,被问到奇迹问句后,来访者通常会表现的好像处在奇迹发生后的情景一样——更多的是随着治疗师经验的增长——来访者描述时会伴随一些肢体动作,就像正在经历自己所描述的内容一样。
3.为例外做准备
在那些最有用的例外中,最不可能被忽视的就是那些已经发生的奇迹实例。
4.是创造一个渐进式故事的一部分
大部分来访者会告诉我们一个可以被称之为“递减”的故事,即一个情况是怎么逐渐变差的故事。
但是当奇迹问句是以我们之前所描述的方式提出时,会谈就会转向正在发生的奇迹这一部分,来访者通常也会开始描述自从他们决定寻求帮助以后,哪些方面好转了。甚至会说,他们正在做哪些事情从而使生活得以改善,告诉我们一个关于进步与好转的故事,他们将带着一个关于未来生活状况的渐进式故事离开治疗室。
二、提出奇迹问句的技巧
1.开始提问时,最好遵循“我想问你一个比较奇怪的问题,可以吗?”这样的思路。——即为来访者提供一个线索,也就是说会谈将会变得与以往不同。回答奇迹问句这个行为会引发他们意识状态的一次重大改变,所以需要等待来访者点头才能继续会谈。
2.接下来,我们可以说:“我们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当我们谈话结束之后,你离开这里去做跟往常一样的事情,等你回到家,吃完晚饭也许会看看电视,接着做一些晚上一般要做的事情。”——选择适合当前来访者的细节,有助于来访者进入这个场景。
3.来访者点头表示,赞同后可以继续说些这样的内容:“时间很晚了,你有些疲倦,于是上床睡觉,进入梦乡。”——此刻稍微停顿,等待来访者一个赞同的表示,以确定来访者正在跟随你的思路。
4.“然后在夜里……当你正在睡觉……一个奇迹发生了。”——在这停顿一下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等待来访者的某种反馈,如一个微笑、抬起的眉毛、或是疑惑的表情。
5.“这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奇迹,她让一直困扰着你,并使你来这儿求助的问题……突然一下消失了”——让来访者回答出他清晰和现实的目标。
6.“但是因为奇迹出现时你正在睡梦中,所以你并不知道它已经发生了。”——谈到这儿时,来访者一般会点头同意,直直的看着治疗师身后的墙,表现出他们好像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样子。
7.“所以……你早上醒来。在夜里奇迹已经发生过了,让你来这求助的问题突然间消失了,你怎么样才能发现情况变得不同了?你醒来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更多的去描述这一块,让来访者想要的愿景更加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