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三)描述细节化
1.细节描述的奥秘
即使是同一套PPT,不同的演讲者也能演绎出截然不同的效果。这背后的秘密,除了各自的演讲技巧和风格,更关键的是他们对文稿内容的了解深度和掌握程度。特别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举足轻重的细节,往往成为决定演讲成败的关键。
说到细节描述,你可能会想到文学作品里的细腻笔触。
例如在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孩子们再来要茴香豆时“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最后在付钱时“排出九文大钱”。
再例如朱自清笔《背影》里的父亲,“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画面深深地烙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而且由此表现出的无私的爱,更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
没错,就像那些作家们通过捕捉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情节,让人物、景物或场面跃然纸上一样,演讲中的细节描述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指的是在准备和呈现论据时,精心挑选与主题紧密相关的细小情节,然后巧妙地融入演讲之中,让听众仿佛置身其中。
2.细节的魅力:真实与感人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信息中细节的丰富程度会直接影响我们对信息的认知和判断。这就像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或许记不住整篇文章,但那些生动的细节却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比如《孔乙己》中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和“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还有《背影》中父亲那蹒跚的背影和穿着,都让我们难以忘怀。
在演讲中,细节描述同样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想象一下,两位演讲者分别讲述同一个故事,一个只是泛泛而谈,而另一个则通过生动的细节让听众仿佛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哪一个更能打动你的心呢?以下是A和B两个演讲者讲同一件事情,我们来直观感受一下。
A:“……我记得他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我不知道它是否还有任何保暖的作用。那是北京冬天最冷的时候,哪怕只是用手轻轻地碰一下铁门,它就能粘掉你一层皮。然而我看到他双手一直紧紧地抓住铁门的栏杆,好像怕失去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一样。过了一会儿,里面有人走出来淡淡地说了一句‘那狗没救了’。‘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他连说了好多‘不可能’,然后突然转过身来用手指着我们,歇斯底里地咆哮着:‘你们这些刽子手,你们这些魔鬼……’我不敢看他的眼睛,我只记得他脖子上突起的青筋。”
B:“……他在那儿等着,当听说狗救不活了,就指责我们……”
哪个演讲更打动人?不言而喻吧?
成功的细节描述不仅能让演讲更具感染力,还能让观点和内容更加深入人心。它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听众的脑海中徐徐展开,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3.如何捕捉细节?
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细节中挑选出合适的进行描述呢?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首先,我们要明确细节描述的目的——服务于演讲的主题。所以,选择的细节必须与主题紧密相关,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次,细节不在多而在精。一味地堆砌细节只会让听众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失去了细节描述的意义。
在选择细节时,我们可以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与主题相关;二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三是少而精。比如柴静在《穹顶之下》开头讲述的那个故事
“医生对我说,‘手术很成功,但有一件事情你要原谅我,她太胖了,所以刚才麻醉的时候,我们扎了好多针眼才找着静脉。’我把她满是针眼的小手放在我脸上,叫她的名字,一直到她睁开眼睛看我一眼。”
柴静通过描述孩子满是针眼的小手和呼唤孩子的名字等细节,充分展现了孩子的可爱与弱小以及自己的无助和怜爱。这些细节不仅让母亲们感同身受,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总之,细节描述在演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让演讲更加真实可信、生动感人,也能让观点和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王琳,李凤仪,陈秋颖.荣耀时刻:用“话”图纸轻松搞定18分钟演讲[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