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对手不是比赛中的对手,而是自己头脑中的对手。
----《网球的内心博弈》蒂莫西·高威
01作者何人
约翰·惠特默爵士(Sir John Whitmore)是“职场教练”的先驱,也是绩效咨询(国际)有限公司(Performance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PCI)的联合创始人。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个把教练带入商业组织,也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教练模型——GROW模型的联合创始人。国际教练联合会(ICF)授予约翰爵士终身成就奖,赞扬他一生的努力,他对全球的教练和领导力发展的贡献推动了很多组织的变革和转型。通过他的书——《高绩效教练》,工作坊和演讲,他定义了高绩效教练的原则,并催生了这一专业的诞生。《高绩效教练》被广泛认为是教练领域的圣经。
02教练为何
教练关注可能性,而非过去的错误。
教练(coach)最早诞生于体育领域,从coach(车厢)的本意我们能体悟所谓教练它并非单纯的教授与指导,而是一段陪伴与敦促,是一段成长的旅程。
蒂莫西·高威(Timothy Gallwey)或许是第一个展示简单而全面的教练方式的人。他是哈佛大学的一位教育学家和网球专家,1974年,他出版了《网球的内心博弈》。他提出了“内心博弈”的概念即“真正的对手不是比赛中的对手,而是自己头脑中的对手”。由此道出教练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选手克服内心障碍,激发强大的学习能力取得优异成绩。
教练技术强调过程正确,做事的方式和做的事情一样重要。教练创造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彼此之间建立的密切的工作关系,以及沟通中运用的有效的沟通方式和风格。通过由内而外的激发而不是通过被告知或教导,教练对象在教练过程中澄清了事实,培养了新的技能和行为,这和体育教练非常类似。
03理论之道
【人本主义】
教练技术理论的根基是人本主义哲学,尤其信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认为人是完整的,具备潜能的,同时是自我实现的。推而广之,作为人的组织的企业也是如此。
【教练方程】
绩效=潜能-干扰 P=p-i
高威指出:一个人的表现不佳并非他没有潜能,而是因为干扰而影响了表现。因此内心博弈和教练都聚焦于通过开发潜能(p)和减少干扰(i)来提升绩效(P)。
内心的障碍通常比外部的障碍更加令人生畏。高威准确地指出了教练的本质:教练将人们的潜能释放出来,帮助他们达到最佳状态。
【能动与共生】
作者提出在企业组织的内部,必须注重团队文化的提升。因为组织的高绩效必须来自协同合作,相互依赖的思维等同于高绩效的思维。动机心理学最新研究也彰显了个人能动向组织共生发展的动机需求。
在斯蒂芬.科维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也体现了个人高效与组织高效的相互依存与转化的关系。
04教练之法
【GROW模型】:基于目标的积极行动
目标----现状----选择----行动
【教练原则】:情商的实践
强有力的问题、积极地倾听、有效地反馈
底层的逻辑是一种无私的爱与全然的信任。
【refocus】
教练需要善于觉察,通过强有力的问题与积极地倾听,帮助对方调整视角。促使其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
聚焦于过程:
优势
富足
可改变
当下
聚焦于结果:
劣势
贫乏
抱怨
过去
05行动与启示
觉察内心博弈
在组织中注重共生绩效
基于目标做自己的行动教练
育儿激发可能性,做孩子的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