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课改局长辞职背后的无奈和无助

        这篇文章写于2016年7月22日晚上。当时,河北涿鹿县教体局局长郝金伦局长因故辞职,特别是看了他写的那封辞职信,让我感到我们是同命相连,触动了我的内心世界,特别写了这篇文章,聊以自慰,也是写给郝局长!

      昨天上午在朋友圈里读到了郝金伦局长的辞职信,看完后心情一直处在激动和悲愤中。我读到了他对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激情和引领,让本是一潭死水的课堂教学泛起了涟漪和波澜;我读懂了他的教育热情和智慧,他是一个对工作和事业充满了干劲的人,有想法有办法有思路有成效,从他的身上散发是对教育事业的理想追求、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梦想实现;我读懂了他的教育情怀和悲悯情感,他可以对着官员拍桌子,却看不得孩子的悲伤。他是一个研究教育呼唤教育改革的人,对教育有一种天然的情怀,提供给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减负减压,让孩子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他的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更令他有了悲情色彩,注定改革者在这种体制下只能是一个悲剧。谁动了我的奶酪?谁就会身陷囹圄。为郝局长流下可惜可叹可爱可敬的泪水!

      从郝局长这个充满血和泪的辞职信中,我更理解了他的无奈和无助。任何一种改革都是一次革命,理解了就支持,不理解就掣肘。郝局长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一场教学的革命。他推进的三疑三探教学的改革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具有划时代意义好的课堂引领模式,在西峡在全国各地几百所学校使用,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教改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成绩,并不和应试教育相违背,让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人,学会了质疑,更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是一种很神奇的课改课堂。三疑三探模式的研究者杨文普先生不是简单的从理论上进行了探索,更是通过西峡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实践,大大提高了整个西峡的教育质量。数字是枯燥的,但看看那些学生的精神状态怎么都是那么的快乐和幸福,那种质疑探索精神怎么那么的旺盛,那么多的发明奖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这是一个好模式,好思想,好东西。郝局长同样通过在西峡的学习和考察在涿鹿县进行了了引领和推进,取得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他还通过答疑的形式对社会对家长进行了宣传和解释,期望社会和家长理解并支持三疑三探课堂教学的改革。可以说,他在推进中是做了相当多的工作的。但任何一种改革都是一次革命,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从开始至今已经进行了第十一轮,可结果又如何呢?还不是传统课堂占据主导,满堂灌满堂讲满堂睡,旧的习惯思维很难打破,旧的熟练的模式谁愿意改变,这正是教师这个群体乃至相当多数老师的思维方式,不想改,不愿改,不敢改,阻止改。如果再没有外力驱动,课堂教学改革仍旧是一句空话。所以,郝局长才有了自己深刻的体会:“这两天的事件,让我感觉到知己甚少。在改革的道路上,只有我和几十位校长,还有一部分力挺我们的老师,在万里追匈奴!万里行军,回头一看,孤军深入,即无援兵,又无粮草!知己甚少!感到就像大漠追杀匈奴,回头一看,援兵没了,粮草切断,孤军深入!”

      通过郝局长的辞职信,我更理解他的无奈与无助。教育本来就是最大的民生事业,国家重视,更应该引起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可现实如何呢?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市县两级,财政本就是吃饭财政,怎么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教育呢?农村小学的条件也不好,老师也没有工作热情,所以,在一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学基本上没有学生了,学校枯萎了,都去了城里。公办学校容纳不下,有人的拖关系特别是找制约住教育部门的领导给校长安排进去,不敢得罪啊!怎么办?收。大班额,一个班都是八九十个人,甚至超过一百人,超大班额,你说这是谁的问题?有了学生,没有老师怎么办?好多老师继续拖关系找熟人进县城,领导和同僚就打招呼让安排亲戚、家人进城教学,不答应来县城就得罪人了,就在下面给你烧火添油加醋说你不好,太激进太超前了,弄得怨声载道。没有熟人没有关系的,学生都涌进了民办学校,本来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却仍然要拿出一年五六千元的费用上小学上初中。没有熟人和关系的老师也回不到城里,他也会骂娘,更会抵触你的教改。这就是现状。这能是一个教育局长能解决的吗?郝局长处在这种夹缝中,他能怎么办?郝局长有满腹的委屈和泪水,甚至血水,但都没有阻止他强力推进教改,按规律按规矩办事,不看人情,不唯上,不畏浮云遮望眼,艰难探索,有了成绩,他却倒了。真可谓是“出师未捷挂冠去,长使英雄泪满襟!宵衣旰食一腔血,唯见肝胆两昆仑”!

郝局长辞职的背后,更凸显出一种逆淘汰的社会现象。什么是逆淘汰?简单说就是小人淘汰君子,作秀的人淘汰实干的人,会说的人淘汰脚踏实地干活的人,虚伪淘汰正直的,抱残守缺的淘汰改革创新的……看看我们周围是不是这样,很可怕的。比如说作秀的人做的是表面文章,花拳绣腿,面子工程好,谁见了都说好。而实干的人工作扎实认真,取得没有时间去炫耀自己,久而久之,谁会作秀谁有好处,谁还会做实干的人呢?

再比如小人淘汰君子,小人之所以小就是心胸狭隘,做事斤斤计较,说三道四搬弄是非,在领导面前和同事面前告告状,说这个不好,那个不是,一次两次反复说谁不好,时间长了,这个人就不好了。特别是对于君子,他更是不满意。君子就是那些有能力有水平,待人真诚,认真干活的人,这类人的缺点是能干踏实,理想化,眼里揉不得沙子,做不好就是骂娘的人,容易得罪人的人。在单位里,君子遇到小人就倒霉了,因为君子没有时间去掏耳朵、做解释、为自己辩护,反正出发点是好的,想怎样就怎样。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郝局长也是遇到了这样的环境,“你们想一想,这两年当中,骂疑探课堂、骂局长成为一种时尚,在涿鹿不骂我郝金伦,简直就是外行!两年来我和大家奋起而改革,总感觉在寂寞的奔跑,寂寞的呐喊。涿鹿吧上,还有茶馆饭店,骂三疑三探、骂我本人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时髦,好像谁不骂两声就落伍了一般。涿鹿吧,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放任骂人者,随便骂,而对于有些想替我们说话的人,直接禁言。我认为涿鹿吧乃涿鹿第一看客!而且,我想说,好多受益的家长和学生,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我无话可说!前两天,愤怒的上街游行的人围攻政府,声嘶力竭打条幅,让我的万丈豪情,烟消云散;让我的满腔热情,如坠冰窖!我在三楼上看到那些群众如此之激动,声嘶力竭,我的心在淌血。我想:我所为何来?”

      已经夜深了,我还没有一点睡意,一直在品读和咀嚼郝局长的话语,毕竟他曾经有了这段推进教学改革的经历,离开了也是好事,可以更好的沉淀和反思,可以总结推进教学改革的得失,可以更多的思考课堂教学改革应处理的关系。为中国有这样的课改局长而叫好,为有这样勇气和情怀的教育局长鼓与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娘教子论 “三娘教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其核心论点在于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母爱的伟大...
    馨香儿阅读 3,301评论 2 5
  • 2019年新疆中语会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在克拉玛依一中圆满结束,也让这所成功转型的学校为更多教育人熟知并称道。 回想当...
    coconut123阅读 5,077评论 0 21
  • —2025年4月27日写给子谦 亲爱的子谦,你好! 今天是2025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星期日。天气晴。 因...
    华琴_5c0e阅读 39评论 0 0
  • 时间:2016-09-13作者:本刊记者李鲁山 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9月号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形成 ...
    疏影_006阅读 9,303评论 0 1
  • 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在质疑声中行进了两年多,最终以主导教改的...
    舒圣祥阅读 1,73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