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写给子谦
亲爱的子谦,你好!
今天是2025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星期日。天气晴。
因为五一放假调休,所以,今天尽管是星期日,但需上课。按照假期安排,上星期一的课。
此时,妈妈已在从奥南前往学校的地铁上。
最近,除正常班级以及校内工作,还有一些校外活动。比如说,教材培训暨做数学推广活动,教学校长培训,技术赋能教学年会,国数课年会,都在四月底五月初依次盛大举行。有时,妈妈作为基地学校代表参加,有时匹配职务必须参加,还有些是依托学校平台获得的宝贵机会,诸如信息技术年会,国数课年会。
一下子,增加这么多活动,潜藏要打乱正常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可能。但是,事至如今,妈妈却有超越其上满满的收获。如何而来?以下跟子谦分享。
其一,来自他人。近十年以来,妈妈坚持工作日记录校园日志。如林书记所称赞,这也渐成妈妈的名片。久而久之,妈妈滋生出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隔离感。就在参加完做数学培训,从盐城返回南京的高铁上,不经意间,发现有同事点赞博文,打开阅读,叹为观止,惊为天人。对比之下,自己的那点文字,真正只是态度端正,不厌其烦的忠实记录,而已。对比看到的不足,成为刺激自己恢复清醒的动力。于是,这些活动在妈妈的认知里,都已不再是负担,而是可以借力促进自身成长的契机。爸爸常说,快五十的人啦!不要那么拼!但是,妈妈常会陷入恐慌,那就是,除了上班,除了上课,妈妈好像其他事情也做不来……所以,与其说,是工作需要妈妈,不如说是妈妈需要工作,更加准确。
其二,源于自己。上述认知的形成,一是来自身边同事的激励,二仍源自于自己。昨天休息,但是妈妈在书房待了几乎一整天。因为要参与培训,并且又不想错过与家长们的交流,妈妈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做期中家长会的准备工作——写发言稿,做课件,再录视频。相比之下,活动增多,如不想质量降低,则必须投入更多时间,甚至需要牺牲休息时间。放在以往,妈妈会觉得力不从心。但是,坚持下来,妈妈突然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原来,妈妈也是可以做到的。20分钟的家校交流,在周六完成。培训间隙,既要继续为课做准备,又要为分享做好构思。没有开始之前,有些畏难。完成之后,一回眸,已过万水千山。
此时,妈妈欣然于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欣喜于个人本领的逐步提高。
子谦,成长需要压力,需要适度压力。如何才能适度?取决于自己的认知。
子谦,保持住自己目前的状态,劳逸结合,休息则好好休息,学习则全力以赴。未来就藏在眼下的坚持努力与有效平衡之中。
爱你的妈妈
2025年4月27日晨写成于地铁2号线钟灵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