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作家庭系统排列导师郑立峰博士,从事家庭排列治疗实践经验总结与智慧的结晶。这是利用现象学观察与引导治疗精神疾病的学科。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本概念,二是伴侣关系,三是亲子关系。一是基本概念部分,指出本书研究是对象是传承生命的爱,即两性之爱。这爱犹如一条河流,一定按着一定法则与序位而传递的。这爱在传递过程中表现二种形式:盲目牺牲的爱,理性自觉的爱。当一个生命在爱的传递与表达中为了得到他人的爱盲目牺牲自已,一味地付出牺牲自我的爱,称为盲目牺牲的爱。当这种盲目牺牲的爱被觉察,被发现,然后经过理性的引导与约束,正确表达与释放的爱,称为理性自觉的爱。在传递生命之爱在家庭中传递过程中受一种隐密的力量所支配和辖制,这个隐藏的力量称为“家庭系统良知”。这良知又称为家庭集体潜意识,真实目的为了表达对家庭集体潜藏的忠诚,维护整体的存在。这个系统良知通过家庭爱的序位与原则左右掌控着每个成员的生命。这个家庭之爱序位原则具体表现为整体性原则,平衡性原则,秩序性原则。二是伴侣关系。本书指出伴侣关系是传承生命之爱的基础,因为生命之爱是从两性之爱开始的。两性之爱的传递与移动要遵守爱的序位法规。即整体性原则,平衡性原则,次序性原则。伴侣之爱的整体性原则具体表现为:有性,有爱,有名份。“有性”指的是伴侣之间一定要有彼此同房的性关系。“有爱”指的是伴侣间有真实相爱的感情。有名份指的是被社会称认,同事认可的夫妻名份。伴侣关系平衡性原则要求,你伴侣间彼此付出与得到之间的感觉是平衡的。三是伴侣间秩序性原则,就是确定伴侣间“谁跟从谁,谁服务谁”的原则。传统上伴侣间对家庭经济贡献大的服务别人,另一方要跟从对方。然后,运用具体实际案例加以分析说明。三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伴侣关系间爱的传递与延续。传递生命之爱要在亲子间传递,必须要遵循三大原则表现为,一是亲子间整体性原则表现为:孩子要知道他姓什么?即,对家族整体性归属性。孩子要知道他父亲是谁?孩子要知道他是男的还是女的?二是亲子间平衡性原则。这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传递给儿女身上的爱之间的平衡。亲子间秩序性原则就是父母当好父母,孩子做好孩子,伴侣当好伴侣。归后自己的位,尽好自己的分。这本书思路清淅,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理论陈述与案例分析完美结合,阅读后你会有清淅的概念。读后反思,你会很有启发
《家庭系统排列》(郑立峰)读后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庭系统排列维持爱的三大动力:整体性,平衡性,次序。 家庭系统排列的整体原则是所以有曾经出现过的成员都有归属于该家...
- 《在爱中升华》是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的著作。 伯特·海灵格的一生很有传奇色彩:1924年出生于德国;5岁时就...
- 当我们观察人的一生经历,从婴儿到死亡,人最快乐和最痛苦的时候都跟爱有关。如何让爱更好地去创造、滋养、承诺、经营、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