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3日 晴 星期二
今天农历腊月二十八了,农家人都在家里忙活着,从早到晚,袅袅的炊烟伴随着浓郁的香气弥漫苍穹,忙年忙来忙去,其实就是忙春节期间吃的东西。俗话说,国以粮为基,民以食为天。农家人忙活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首“悯农”,道尽了农家人的不易和节俭的可贵。粮食收获不易,代代相传的传统农耕技艺伴随科技的发展已经基本淘汰殆尽,然而,饮食文化却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在逐渐改进,可是,我国北方基本的传统面食工艺却完整的保存并传承下来。
吃饭,是人之基本所需,随生活条件的改进,生活质量的提升,俭之一字日渐模糊,特别是孩子这一代。诗云:一粒思不易,一饭念其艰。莫将节俭事,信口做空谈。如何让孩子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如何让孩子知晓饭菜的制作不易,以加深孩子从小的节俭意识,是当前孩子教育的重要一环。而春节期间的面食制作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春节的面食制作几乎囊括了面食的所有种类,包括蒸的、炸的、煮的、烤的等等。既能让孩子产生兴趣,也能让孩子参与进去,从而让孩子了解基本的面食知识,从而接受基本的生活教育,节俭教育是其中之一。
今天,奶奶根据老家习俗,炸面鱼、麻花、枇杷梗(音)。我们爷两个充当主力,我这当爸爸的在前一步步操作,孩子在对面一点点学,小脸上沾着面,手上沾着油,狠狠地体会了一把啥叫“吃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也算是这个假期最重要的生活实践内容之一,相信,能够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常说,读万本书不如行千里路。平常说着、训着甚至揍着让他不要浪费粮食、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孩子始终会当做耳边风,这次让他经历了这么一次,或许对于他的未来,能够起到难以替代的关键性的作用。
光知道吃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吃的东西材料是什么,材料是怎么来的,这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怎样才能做熟了,怎么样才叫熟了等等。爷爷奶奶对这种教育方式是反对的,可以让孩子以玩耍的态度参与制作,但不想让孩子累着。要不说孩子总是黏着爷爷奶奶呢,隔辈儿亲是好事儿,可也让人哭笑不得。不过,爷爷奶奶再反对,孩子毕竟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做的不尽人意,但毕竟还小,可以原谅。看到炸熟的成品,再吃到嘴里,孩子很是高兴,跟奶奶表功说,这几个是我做的,这些是我揉的面,这些是我摆的。
孩子不愿意阅读,不愿意背诗,干完活后问他,干活简单还是背诗简单?孩子不支声,不过,他的心中肯定有一个答案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中华几千年的文明都是从生活中一点点积累起来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孩子从小就应该融入生活、体验生活、学习生活、实践生活,用生活来带动学习,用学习来丰富生活。相信,孩子在生活中除了认知、学习、操作外,也定能在心中留下自己的印象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学习劲头。
让我们给孩子鼓励,为生活喝彩!是生活给了孩子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