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968天。
今天分享《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作者歌德先生是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没有之一。他和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称为世界四大文豪。
歌德除了是文学家外,同时还是画家、美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他是公认的不世出的天才。歌德出身优渥,父亲是法学博士,曾任皇家参议,母亲是市长女儿,善讲故事,语言丰富生动,也常常把歌德放在膝头,给他讲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而歌德也是听得如醉如痴。这对他以后从事文学的影响极大。
歌德在很早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后来,他子承父命,当过一段时间的律师,又做了一阵子画家。在1772年到1775年间,他转向了文学,创作出大量的名篇。《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成书于这个阶段。
1775年之后,歌德还积极地从事地质学,矿物学,人体解剖学和植物学的研究。撰写出多种自然科学著作,还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在人类胚胎里首次发现颌骨。
1775年到1786年,为改良现实社会,歌德到魏玛公国从政,但成就不大,于是在1786年,他又前往意大利,继续专心研究自然科学。1788年,歌德回到了魏玛,任剧院监督,晚年的他过着隐居生活,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
由此可见,歌德的一生经历非常丰富,但他最丰富的还是感情经历。歌德本人是个出了名的情种。周国平说没有爱情就没有歌德。有人戏称歌德的一生主要是在做3件事,写作、做官、恋爱。他一共写了129部作品,大部分作品的背景都是自己的爱情生活。少年维特其实也是少年歌德的一个精神寄托。
1772年,23岁的歌德经历了一场单相思与三角恋。有一次,歌德跟他的姨妈乘马车去乡间参加舞会,在途中认识了夏绿蒂这个女孩,夏绿蒂当时19岁,天生丽质,很讨人喜欢。歌德对她一见钟情。舞会后歌德经常去夏绿蒂家玩,接触越多,陷得越深。
最后,康德不顾一切地向夏绿蒂表白了自己的爱意。可没想到夏绿蒂把歌德的表白告诉未婚夫凯士特。凯士特也是歌德的朋友,这样的处境就非常尴尬了。好在凯士特也是个宽宏大度的人,他相信未婚妻,也相信朋友歌德。多情的歌德选择了退出。他给夏绿蒂跟凯士特各留一封信之后,就逃回了家乡法兰克福。此时,歌德的好朋友叶尔查林也遇到了同样尴尬的事情。叶尔查林也爱上了别人的妻子,而且还因为受不了社会舆论的指责而自杀了。
这两件事情都让歌德非常痛苦,于是,他以这两件事为蓝本,借用了书信形式,仅用四个星期就创作出了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的出版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也让歌德声名大噪。
在当时的欧洲少男少女之间掀起了一场维特热。大家穿维特式的服装,讲维特式的语言,仿维特式的风度,学维特式的举止。维特俨然成为一个流行符号。这样一个看似失败的青年是怎么触动年轻读者们的呢?维特的身上又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其实,维特有许多可贵的品质。他反反复复地强调自己的心,他要求别人看到他的心。他引以为豪的也是自己的心。他的心就是一颗赤子之心。我们可以跟孩子讨论这颗心有哪些特征呢。
这颗心是喜欢大自然的,不管是青山幽谷,还是晨曦暮霭,都会让他怦然心动。在他眼中,峡谷是可爱的,阳光是顽皮的。它偷射进幽暗密林的圣地中。他生活的这个扰攘的小小世界,充满了千百种小草跟小蛾子。
这颗心带着一些孩子气,被大自然所感动。这颗心是天真无邪的,在处理遗产问题时,维特发现被家人鄙视的姑妈其实是个热心肠的夫人。维特于是感叹,误解与成见,往往会在世界上铸成比诡诈与恶意更多的过错。
维特还认为成人并不比孩子高明多少。孩子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成人又何尝知道自己忙碌是为了什么呢。这颗星是挚爱平等,热爱自由的,他认为这个世界上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互爱的,他认为等级差别是违反人性的。
在乡间,平民对维特顶礼膜拜,但他愿意帮助女仆提水,主动跟孩子分享食物。并不觉得自己比乡下人高贵。在仕途上,他也并不看重成人追求那些康庄大道,他强烈怀疑有所作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他甚至认为,一个种出马铃薯来运往城里去卖的农民,并不一定就不如一个大官。其实,维特的这些优秀品质,寄托的是启蒙运动的理想。大朋友们也可以顺势为孩子们,普及下启蒙运动的精神。要自由,要平等,要精神追求,要天性解放,这些也在维特身上体现了。
所以无数的欧洲青年都觉得,维特是他们心中那个理想主义的人物形象。甚至描写维特的经历,维特的爱情,也是为了特定的主题服务的。
传统文学倾向于宏大的叙事视角,《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都在讲述国家或是社会,但《少年维特之烦恼》把视线转向了内部,描写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当时的欧洲正处在混乱的年代,革命风起云涌。歌德以维特来回应这个时代,他想告诉大家,个人的幸福追求比起权力争夺更重要,比封建礼教更重要。但这些追求,在时代面前又是非常无力的。
在歌德之前,德国的文学基本上都带有说教的意味。要么是宗教目的,要么是政治目的,文学是贵族和市民的东西,没人关心小人物。再看少年维特,那是平地起惊雷,为了爱情,世俗礼教,传统道德都可以抛之脑后。没有说教,没有娱乐,文学可以写出小人物,写出青年人的共鸣来。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本书是时代的镜子,也是时代的沉思,时代的叹息。这不是一本谈情说爱的小说,而是一本理想主义的宣言。但是维特这样一个优秀青年,结局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给孩子分享维特的故事合适吗?
其实,我们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探究,维特的悲剧能不能避免呢。分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文学的层面,一个现实的层面。在文学意义上,维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维特追求的爱情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他的爱是文学渲染下纯粹的爱。他爱大自然,爱孩子们,爱绿蒂,都是因为这是自然的,是符合天性的。
在大自然里,他没有世俗的羁绊。在孩子们那里,没有被成人规则污染。他之所以爱绿蒂那么深刻,那么执着,那么一往情深,也是因为从绿蒂身上,他看到了自然的化身。绿蒂作为可爱的少女,与自然接近,有自然赋予的真实质朴,纯洁与美好。
他还带着这样的精神追求,在事业上横冲直撞。维特平等待人,可这个世界只重视头衔,他甚至为此受辱。他在官场里面洁身自好,而身边的同事,同僚却虚伪又势力。他想跟伯爵、侯爵成为知己知音,却痛苦地发现权贵们只会附庸风雅,而不是真正地懂他。
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是愤世嫉俗的,是不甘妥协的。与他的精神追求相比,这个现实太过于粗鄙丑陋。他的爱,他的愁,他的苦,让他承受了太多太多。
他越是纯洁,就越是衬托了这个世界的不纯洁。他越是追求天性,就越是衬托了这个世界束缚天性。他越是不能忍受,就越是说明了他的不愿妥协。他越不愿妥协,就越突出了那个时代的荒谬。
维特就是无数欧洲青年心中极致的另一面,他的悲剧越是深刻,就越是控诉了那个时代,也越是让人觉得震撼。然而在现实层面上,维特的烦恼不是无药可治的,而且大朋友们了解维特的烦恼,也是在了解青春期。
正如歌德先生所言,幸运遭到阻挠,活动受到限制,愿望得不到满足,这些都不是某个特殊时代的,而是每个人都碰得到的不幸事件。假如一个人在他的生平不经过觉得《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为他自己写的那么一个阶段,那倒很可惜了。这个阶段就是青春期。今天的孩子看到了维特的烦恼,也会想起自己,求而不得,遭遇挫折,多愁善感。烦恼也不会自动消弭,知道烦恼来自何处才能够解决烦恼。
青春期的孩子是需要家长关注的,关注是为了开导。引导孩子认识维特的美,而避开维特的悲剧。维特自己也是需要被开导的。他最喜欢被开导的地方就是他的执着。执着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他在爱情上面执迷不悟,在现实当中也不积极融入。他幻想多于行动,只会在内心凄苦。青春期的孩子也是有强烈的自尊心的,在乡下受到大家尊敬的维特。在贵族宴会上面就受到了侮辱。这深深地挫伤了他的自尊心,让他无法再与这群人为伍,愤而辞职。
这就像之前分享的《草房子》一样,被伤了自身的秃鹤会做出极端的行为,去破坏学校的活动。所以保护孩子的自尊,才能继续沟通。
从根本上讲,青春期的孩子是需要理解,需要肯定的。维特的烦恼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周围人对他的不理解。父亲去世后,望子成龙的母亲将家从乐园一般的乡间搬进了本身并不舒适的城市。给孩子灌输有所作为的思想。他的亲朋们也觉得他平时沉溺于文学艺术是不务正业。缺失了父亲的教导,又缺失了母亲的慈爱。碰到了懂他的绿蒂,维特就跟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彻底让自己陷入了沉重的情感泥潭。
所以,虽然在文学意义上,维特或许是必然要告别这个世界。但是在现实意义上,维特的悲剧又是可以避免的。需要告诉孩子们的是真正的感情,不是畸形的苦恋,而是让两个人变得更好。真正的价值也需要自己认可自己,而不是一旦有人不认可就开始自怨自艾。
维特是一个极致的文学形象,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现实里正确的人物形象。1775年这本小说再版时,鉴于社会上已经有青年人模仿维特自杀成风,歌德认为十分有必要明确地告诫他们,这是一种不可取的魔法。
歌德特地在第二卷的开头加了一节序诗,旨在劝人“要做堂堂男子,莫步维特后尘”。大朋友们在带领孩子阅读的同时,也可以提醒孩子,浪漫的维特拒绝了现实,现实的歌德却留给后世许多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