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巷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巷,这条小巷承载着我童年的记忆。小巷窄窄的,全部用砖头铺就的地面,很有年代感,说是一种诗意也不为过,很有青石板小路的诗意。
从我记事起这条小巷就已经存在了,这里也是我和小伙伴们经常玩耍的地方。小时候,巷子口儿种了三棵枣树,其中一棵树干有碗口那么粗,每到阴历八月份的时候,一树的枣子微微泛红,单是从树的旁边经过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这棵树的主人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头发稀少但是已经花白,按辈分我叫他大伯,他是一个乡村医生,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眼睛小小的,说话总是面带微笑,一笑他那一双小眼睛就隐身了,对于“偷”他的枣也从来不会阻止我们。每当我们几个小伙伴到他跟前,他总会用着很慢很柔并且带着老人那种特有的声调和我们聊天,或者开玩笑、或者讲故事,很有意思。记得一次我们三四个小伙伴正在“偷”枣,因为中午的时候天气还有些许的热,我们几个都赤裸着上身,并且鞋子也脱了爬在树上,“偷”得正全神贯注时,老人从屋里走了出来,边走边说:“这棵树上怎么有好几只猴子呢?都还挺麻利的。猴子吃枣,吃一个咽俩。”我们都扭过头来回看,没有发现猴子,然后就从树上蹦了下来,围着老人问:“猴子呢?我们怎么没有看到?”只见老人仰着头哈哈大笑,一直到后来大一点了才明白了“猴子”在哪里。
这条小巷中部有一户人家也是我们经常玩耍的地方。这户人家已经搬家,房子是用泥土砌成的老房子,经过雨水的冲洗、时间的磨练,有一半已经倒塌,后来他的家人估计是担心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就把没有倒塌的一半也推倒了,而这一片“废墟”就是我们游戏的地方,或者在这里玩战争游戏、或者在这里玩捉迷藏、或者在这里玩穿山越岭游戏。在那一片“废墟”中跳来跳去,俨然跳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跳出了一个欢声笑语的童年、跳出了一个游戏玩乐的童年。
一直到现在,小巷两边古老的房子已经不再,由最初的黄泥茅草屋变成了现在的红砖绿瓦房,那三棵枣树也早因为主人盖房子而被砍掉,当年那一群“猴子”已经各奔东西,还有那个一笑就眯缝着眼睛的老人也已经去世多年,唯独没有变的就是这一条小巷,还保留着小时候的模样,依旧是窄窄的、依旧是砖头铺成,只是有些地方长出了青苔,有一种“苔痕上阶绿”的别样感觉,每次回家的时候总愿意在这条巷子里走一走,感受童年的味道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