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到这样的方式方法,还需要大家一起去践行孝道,就是“行孝”了。需要指出的是,一时行孝容易,长期行孝难;一事行孝容易,一生行孝难。但想想当初生养我们的人,把我们养育成人的过程所付出的时间、精神、体力、资金,就不会觉得很难,而是很自然的行为。让我们一起共勉,感恩回报,尽力而为。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孝”字,一方面,是“子”背着“老”,可以看成是子女把奉养老人的责任担在肩背上。但我要说的是,“孝”字也离不开“老”,也需要老人用爱心养育好子女。所以,“孝”字其实也包含了生养人对子女是否用心尽责抚养,是否关爱子女的一面。“孝”字呈现的是一个双方良性互动的结果。一方尽责用心付出,另一方则因感恩而敬养。
当一个家庭呈现出互爱互敬、尊老爱幼、和谐积极的风气时,以孝道为纽带的长幼之间的良好家风就建立了。于是大家可以看到,良好的孝道在长幼之间传承后,近可以形成家族乃至宗族美德的传承,远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及中华文明的传承。
我立足当下,力求符合新时代生活和社会道德的思想要求,以现行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并全面吸收了古人的思想精华,对孝道形成了“一家之言”。既然本书要作为行动指南,就要求撰写时观点明确,公平公正,绝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如果那样就可能没有可操作性),书中不免存在错漏,或者观点也存在可以商榷的地方,也欢迎读者通过电子邮件来信进行雅正,以推进孝道的研究和实践。在通往孝敬的光明正道上,本书不能说是顶峰,但可以作一块向上攀登的台阶基石吧!
最后我想说,如果看了本书,让您找准了孝敬的对象,了解了孝敬的正确方式方法,形成了孝道的正确观念,让您孝敬生养人更有着力点,使您的生养人因此而获得更多的愉悦健康,能解答您心中的一些疑惑,能化解家庭长幼关系的一些矛盾,甚至能排解掉您积累心中多年的关于孝亲方面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排解掉您的认为的不可理喻,觉得不公平,认为对你不够好,积累了怨气,甚至还有愤恨等问题),让您的子女从此懂得与您良好相处的正确方式等等,那么本书就有了它的价值,我定会为此感到欢喜并由衷地祝福您!
届时,也请您将该书推荐给周围的人,特别是亲人阅读。因为只有当您和亲人形成了共同的相处观念,都自觉践行着孝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最终您和您的亲人都将为此收获和谐、幸福、欢乐与健康。
余源鹏
2022年1月成文于广州火炉山畔
以上文字摘自《行孝——孝敬的十二种方式暨新时代孝道》一书论及#孝敬父母#孝道#孝顺父母#孝经的内容。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
作者现从出版社购买200册《行孝:孝敬的十二种方式暨新时代孝道》面向全国以下人士赠送,先到先得,作者微信baodiyyp:
1、家里有不太懂孝道的子女的,且为此比较困扰的老年人。
2、自己很想对生养人行孝,却不懂得方式方法的中青年人。
3、负责老人事务、家庭教育的政府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