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这三样东西没法区分,所以是一个东西。他上面不明亮,下面不昏暗,绵绵不绝无法描述,于是又回到了没有事物存在的情况了。也就是没有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事物的事物,也就是恍惚。向前看不到头,向后看不到尾。把持现在的道,可以驾驭现在存在的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起源,称为道的规律。
Ps:这种东西,就比较虚了。希望依靠思辨的方法得到宇宙的起源问题的解答。所得到的也只是无法证实的假说,而且非常粗糙,缺乏细节。现在也有这样的假说,由无而生,生而灭,灭而再生。
这种东西可信而不可考,因为灭的时候,参考系都被消灭了,所有的东西都不可描述。所以由灭到生这一过程没有时空,所以时间不存在,可以是一瞬,也可以是无穷久。
所以,如果有需要,取信一种即可。不过,虽然没有意义,就像价值观念一样,人的行为已经反映了他的认识,认同身体为自我,则此生之外无意义,认同精神为自我,则意义拓展到言行所遍及的诸多代,认同灵魂为自我,则意义永恒。
所以,有人希望享尽荣华,有人希望著书立说,有人则两者都不取,只是行所行。这都是在表达对世界的认识,不过只有选择灵魂时,意义可以到达这个时刻,这个问题才有意义,才会去尝试给出解释。
这似乎暗含了一个优劣观,是却也不是,就像各种物理理论一样,经典理论只是有局限,但他对于所适用范围而言依然很好,量子理论不过是包含了更大的范围,他在经典领域甚至不好用,但在经典领域之外发挥很大作用。
就适用范围而言,精神与灵魂显然比单纯的身体要广,对于这个标准而言,它是好的,而单纯在物质范围内,反而不如身体观实用,总是让人感觉傻,没有最大化收益。所以,一般来说都是厌倦了纯粹的物质享受后,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而对物质追逐,名誉追逐都厌倦了之后,就想要寻求更高的享受。在这样的标准下,就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