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后的发展
一、童年晚期:6-12岁
1、认知发展及自我功能的构建
主要是学习技能,并从中获得兴趣爱好,并学会通过这些娱乐缓解焦虑,克制冲动,建立自尊。
2、家庭外的关系
这一时期的另一项主要任务时建立家庭外的与成人及其他儿童之间的关系。
这个时期的一个中心任务便是在同龄人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地位。与同伴群体的关系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
3、家庭中的变化
4、更广阔的世界
面对外界差异的认知讲影响儿童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自我体验。
5、源于童年晚期的成年期问题和行为模式
对于那些未曾患过痴呆症却又表现出认知困难的成年人来说,问题有可能就出在童年晚期。
二、青少年期:13-18岁
1、自我同一性
如果说6-12岁的一切都是有关获得技能的,那么13-18岁则是在探索自我同一性的问题,即思考“我是谁”的时候。
要规划将来的生活,青少年必须弄清自己来自哪里。
2、身体变化
这个时期对手淫和性欲的压抑及恐惧都会是很痛苦的额,因为一个正在成长的对性方面的事情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更容易感受到羞耻以及受到严厉地道德评判。
3、认知和情绪困扰
许多因素都会造成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巩固的中断。
在这个方面,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表现是物质滥用——毒品和酒精的无节制消耗。利用这些能够改变情绪和自我体验的物质来尝试巩固自我同一性,就好比在搅拌机中做果冻。
4、源于青少年期的成年期问题和行为模式
那些在30岁以后扔在“寻找自己”的人,可能在这个探索的阶段没有充分的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自己与世界,或是迷失了自我,从而导致了创伤或认知和情绪障碍。
三、成年早期:18-23岁
1、亲密关系和性行为
青少年时有了早期的自我意识之后,在成年早期,他们就会同他人一起分享这种自体感。常年同家人和朋友的相处奠定了恋爱关系的基础,这种恋爱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强化个体的自我同一性。
性障碍也可能成为青年在初期尝试成年人的姓生活时面临的突出问题。有时,这一问题可能源于儿童中期被压抑的潜意识性幻想,导致性抑制和亲密关系不良。
2、社会责任
这将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阶段,而如果能力不足以支持其抱负的话,这也会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阶段,而如果能力不足以支持其抱负的话,这讲师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阶段,而如果能力不足以支持其抱负的话,这也会是一个让人及其压抑的阶段。以一种现实的方式协调抱负和能力之间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关键挑战——能够成功做到的人便会赢得瞩目,然而做得不好的人则要在脆弱的自尊心和绝望中挣扎。
此外,自我意识持续不稳定可能成为不良适应模式的先兆。
3、源于成年早期的成年期问题即行为模式
成年早期时,若难以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将会导致人们即使到了三四十岁依然过分依赖他们的原生家庭。
四、成年期:23岁及以后
成年期的任务时繁多的。但最主要的是在工作和爱情中寻找持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