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门:利他,才是更高层次的利己

看到一则“天堂与地狱”的故事:

一口热面锅,一双一米长的筷子,地狱里的人只顾“先喂饱自己”,伸长手臂递面却总在半空相撞,热面撒满地,人人饿得眼窝深陷;

天堂的人却转身递面给对面,你喂我,我帮你,反倒人人都能吃上热饭。

虽是寓言故事,却照见现实。

我们看待“利益”的方式,决定了自己能走多远。


越盯着自己的碗,

越容易空着自己的手


生活中总有人认定人生是“零和博弈”,“别人得到的,就是自己失去的”。

见同事业绩好就暗中拆台,看朋友创业便就酸言酸语......却不知“只护自己碗”的执念,会把自己困在最窄的路上。

网友@卡士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和小林同入职互联网公司,起初互相鼓励,后来因“争输赢”生隙。

卡士方案受表扬,小林竟在重要汇报前改核心数据,导致现场出糗还甩锅;

后来争晋升,小林又诋毁卡士“只会讨好领导”。

结果全组没人投他,小林成了“孤家寡人”后离职;

而卡士专注做事、常帮同事,不到两年就晋升主管,职位比小林想争的还高两级。

人生的差距不只在于是能力,而是格局。

只盯自己的碗,再小的利也会因无人合作走进死胡同;而把“筷子”伸向别人,看似“分利”,实则在搭建更宽的人际网络。

你帮别人多吃一口,别人才会在你需要时递上更稳的筷子。


利他不是“牺牲”,

而是聪明的“价值投资”


一提到“利他”,有人会觉得是老好人自我感动,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但真正的利他,其实是长期视角的“价值交换”。

我们今天为别人创造的价值,终有一天会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回到自己身上。

马未都年轻时花5块钱从老人手里买了清代瓷瓶,后来知是官窑珍品,市场价翻万倍。

他没因捡漏心安理得,而是立刻找老人补上差价、送营养品。

这份坦诚让他在收藏界赢得“靠谱”口碑,此后藏家有好东西先找他,还有人宁愿少赚也愿卖给他。

利他,并不是“亏本买卖”,而是积累“信任资产”。

你帮别人跨的坎,终会成自己的垫脚石;你为别人点的灯,终会照亮自己的路。


真正的高手,

都在“利他”中撬动人生杠杆


同样努力,有人缓慢成长,有人阶层跃迁?

关键在“杠杆”里。

普通人用时间体力换收益,高手用“利他”撬动资源、人脉和影响力。

稻盛和夫78岁接手破产日航,没裁员砍成本,反而抓根源——员工没干劲、乘客不满意。

他先保员工利益,给培训与尊重;再优化乘客体验,简化登机、改进餐食、加儿童玩具。

短短一年,日航扭亏为盈,成全球盈利最高航司之一。

利他杠杆的本质,是跳出“自我利益”进入价值共生的大格局。

不盯着自己KPI,帮同事解决难题就能成团队核心;

不想着赚客户钱,解决痛点就能成“客户离不开的伙伴”;

解决行业难题,就能成“规则影响者”......

那些愿意“让利”“帮忙”“成全”的人,往往靠“利他”积累的势能撬动更大资源。

老子说“先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把别人需求放前面,反而能收获更多拥护;不看重自己得失,反而能在更广阔的天地实现自我。

最高级的利己,从来不是“抓牢好处”,而是“成就别人时,悄悄成就自己”。

而这,也是人生最该读懂的底层逻辑。


改写人生的思维转变

利他从不是牺牲,而是一种高维的智慧。

当我们不再纠结“我能得到什么”,而是思考“我能给予什么”,眼前的路会突然开阔:职场中的竞争,会转化为协作共赢;生活中的摩擦,会化作理解包容。

而这份从利己到利他的思维升级,并非空想就能实现,在七彩人生,或许有可落地的实践方法。

首先运用色彩识人技术看清自己,看清真实情绪和内心真实想法;在舞蹈、茶道等减压活动中释放情绪,接纳所有状态,焦虑、不安等低频情绪将转化为宽容、爱等高频情绪,这样我们便能跳出情绪困局,以更高视角破局。

此时,寻常事物将展露独特价值,每个难题也会成为思维进阶的阶梯,让利他不再是“选择”,而是自然的思维习惯。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