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对事情的进展一直停留于想象阶段,错误地估计完成该事情所需的时间,把今天要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后天,日复一日,直到截止期限的一种恶习。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拖延症等于懒惰,其实不然。
虽然“拖延症”并没有被纳入临床意义上的心理疾病,但造成拖延的原因中,存在着诸多更深层次的心理因素。
造成拖延症的一些心理原因:
1.害怕失败
拖延症的人很害怕承认自己的弱点、无法接受失败。
他们宁愿拖着不去做,也不能接受失败的过程以及结果。
把借口归结于没有时间,是他们回应外界的最好方式。
2.害怕成功
还有一些人拖延是害怕事情做得成功、出色。他们信奉“能者多劳”的理念,不想承担过多的工作和别人对自己的期待,选择拖延,隐藏自己的实力。
3.回避人格
拖延症患者不是不去做事,其实他们做了很多事,但这些事大都是轻松且不要紧的事。通过做诸多此类事情来麻痹自己,营造自己很忙碌的假象,自我感动,以回避对他们来说最重要且难度最大的任务。
4.完美主义
还有一些拖延症患者喜欢给自己设障,他们做事精益求精,总是过度关注微小的细节,认为事情必须要完美,而不是完成。
越是完美主义,越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糟。
5.追求刺激
还有一些人,之所以拖延,是因为他们享受事情在最后一刻的紧张感。
他们喜欢由于时间紧迫而带来的效率提升、思维活跃、自我肯定的感觉。
6.情绪不好
还有一些人,由于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弱,常常让心情左右。
众多情绪中,焦虑、抑郁往往被认为和拖延症相关,心情不好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做,结果躺着打游戏、刷剧,恶性循环,直到任务截止的最后一刻,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