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很美,在自律和坚持中,我和孩子们在一起努力奋斗着,而我在妈妈这个角色中也会有疲倦,今天是放松的一天,上午把日常全部赶完,儿子的速度越来越快,在与自己水平相当的界面上,早已没有了挑战性,但在纵身一跃的过程中,也需要收集能力,要不断的练习积累,就让这没有挑战的进度再持续几天,让儿子打好地基继续飞跃吧,而今天的我是调整心态的一天,没有过多的积累,我选择简单的放松,营造完舒适的环境后在里面放松,也是一种自我的肯定和安慰剂,我需要让自己放松来达到更好的状态;
外界环境的鼓励和孩子自身的坚持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活出自己的百分百。
自信可以让孩子做的更好;接纳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价值感;
跟大家分享一本非常好的绘本《大头鱼上学记》,在绘本中,大头鱼进错了教室,看到别的孩子都那么优秀,内心的自卑和无力使他只想放弃和逃走,老师告诉他,你还没有学,怎么能会呢?我知道你能行,多多练习,就能学会。并告诉他们四句话,一,你们都很聪明。二,你们都能学会。三,你们在一起。四,一定要记住。第一句话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每个人都需要鼓励,这句话让孩子们情绪高涨了。其实成人也是一样,当别人认可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立即感到阳光起来。第二句话让人觉得“我能行”,心里似乎一下子有了力量。第三句话让人感觉很有动力,我不是在一个人努力,我有坚强的后盾,还有很多的朋友,我们一起鼓励着前进。第四句话让人感到很踏实,这些信念真正植入内心里时,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会自信满满。故事看起来很简单易懂,不学怎么能会,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常常忘记了这个道理。最典型的就是家长无意识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谁谁谁家的孩子钢琴都弹到十级了,你却连五级还没有弹到;谁谁谁考试得了双百,你得九十分就高兴成这样;谁谁谁都背那么多首诗了,你还是只会那一两首…..是的,我们说的可能都是事实,但是孩子听了是怎样的感受呢?我不行,我不如人家,我太笨了,连爸爸妈妈也这样看,肯定是这样的。他内心里就会象大头鱼一样,我还是放弃吧,最终,孩子的行为和结果就验证了我们的语言。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管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告诉孩子,你能行,你只是暂时不会,只要你练习,你肯定能会。儿子有时候学英语单词,一遍遍仍然记不住的时候,我就会用他当初努力练习拍篮球的经历提醒他,再练习一下,现在我会再加上一句:你只是暂时不会,再读几遍,你肯定能学会。
家瑞老师说:“成长型思维培养的环境是由老师或家长用心来创造的,是用爱心➕耐心来建设一个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气场。”、“每个人的成功背后不是天赋,而是坚持不懈努力练习的结果,这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核心。”对的我很赞同!每个孩子都具备了成功和快乐的所有资源,是原本俱足的。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很多对自我的认知就是来自于身边最爱的人的评价。我们常常急于纠正孩子的问题和缺点,希望通过不断的提醒去督促孩子改正,并不自觉的给孩子下定义:当孩子唱歌唱得不好时,就说孩子五音不全;当孩子做事慢时,就说孩子磨蹭;当孩子损坏东西时,就说孩子毛躁,不爱惜东西;等等……因为不断的给孩子评价和暗示,最终也就让孩子从潜意识里认同了这样的评价。有位朋友常常开玩笑的说:家长的嘴是开过光的,千万不要随便说话。真的是有道理的。在家庭中,要学会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缺点选择视而不见,就像植物一样,向阳的部分肯定会越长越旺盛。
再次想起家瑞老师讲过的自信公式:做-多做-多做到-能力形成。外在认可-内在认可-达到自信,这个故事都在验证着这个公式。培养一个自信有能力的孩子是目标,每个孩子本自俱足的智慧和天赋是基础,陪伴、身教、营造环境、提供机会则需要家长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