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人到中年,左有妻,右有儿,当职场陷入绝境,是拼死一搏,还是认命投降,并殃及家人?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一颗小小的鲜荔枝,既道出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也道出了在1000多年前运送荔枝这一过程中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笔下的一部历史小说,这部9万字的小说,马亲王仅用11天就完成,如此神速,着实令人惊叹不已。

小说以大唐天宝十四年为背景,讲述了长安城小吏李善德在转运荔枝这一过程的辛酸血泪史。


小说的开端,描写了李善德因为去买房,请了半天假,等他回到上林署,却在上司和同僚的算计下,借着醉意接下了一份苦差: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送鲜荔枝到长安。

待李善德酒醒后,才知道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荔枝的保鲜期只有三天,而岭南距离长安有五千余里,山长水远……

绝望的李善德在街口碰到好友韩洄和杜甫,不禁拿出敕牒哭诉。韩洄和杜甫安慰李善德之余,纷纷给他出谋献策。

韩洄建议:既然运送荔枝之事,注定办不成,不如早点和妻子和离,并趁这几月多捞点油水,还清房贷,留给孤儿寡母一所宅子和一些生活费。

杜甫则给李善德讲了一个老兵的励志故事,李善德从故事中领悟到:人到中年,左有妻,右有儿,既然已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博出一点微茫的希望。

随后,李善德开始了“拼死一搏”的旅程。在他拼搏的心酸血泪史中,有几句经典语录,值得我们深思。

1、“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李善德从长安到岭南的漫长旅途中,他除了记录沿途里程,一直在思考一件事:“荔枝转运的极限在哪里?”

他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件事要搞明白,光靠自己聪慧的算计能力,以及纸面计算也没用,必须要做一次试验才能理清转运荔枝的极限。

李善德风尘仆仆地赶到广州,他原本去求助岭南五府经略使何履光帮忙,但何大帅认为此事太过荒谬,拒绝资助。

鲜荔枝

绝望中的李善德意外碰到一个贵人——胡商苏谅,苏谅愿意资助李善德做试验,不过他要求李善德拿五府通行符牒来交换,以照顾自家生意。走投无路的李善德无奈之下只好答应跟苏谅交易。

李善德又经过打听,结识了石门山的峒人果农——阿僮。在两位贵人的帮助下,李善德的试验计划才得以实行。

李善德没日没夜地筹划了7天,并通过苏谅帮忙,购置了近百匹马,雇了几十名骑手以及数条草撇快船,把试验队分作四队,他们将携带装满了荔枝的双层瓮,从四条路同时出发。

但这四条路线,各有优劣,李善德并不奢求仅凭一次就能走通,他只想知道新鲜荔枝最远可以运到哪里。阿僮对这个城人的做法很不理解:既然无胜算,为何还要去做?

李善德坚毅地回答:“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可见这个中年人也是拿命在拼死一搏。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我宁愿在尝试中失败,也不愿在安逸中停滞。”

在重重困难面前,李善德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选择搏一把,这为他后来能成功转运荔枝奠定了基础。


2、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在李善德愁眉苦脸地等待四条路线的结果时,苏谅用岭南本地的俗话宽慰李善德:“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而阿僮见李善德满脑子只有路线规划,情绪还特别低落,便邀请他去荔枝庄园喝荔枝酒。

几碗酒下肚,让李善德暂时忘却了荔枝转运的烦恼,忘却了等待的贵妃,忘却了自己未知的命运……

正如那句谚语所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这个中年汉子在友情的鼓舞下,竟当众跳起胡旋舞,因此刻的他只想纵情歌舞,开开心心地度过这一天。


3、流程是弱者才需要遵循的规矩。

李善德经历两次试验失败之后,心灰意冷,甚至想到把妻儿接来岭南。

阿僮请他去庄园吃荔枝,当看到阿僮摘荔枝留下枝丫,李善德顿时开悟:之前的测试结果证明,摘下来的荔枝最多坚持五天。

如果采用“分枝植瓮之法”和“盐洗隔水之法”能把荔枝的保鲜度争取到十一天时间。

鲜荔枝

在苏谅的再次资助下,李善德进行了至关重要的一次试验,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一次,他紧随马队出发。

最快的一个转运队,在出发后的第十一天冲到了丹江口,在前往商州道的途中,发现荔枝变了味。

转运队虽没能抵达长安,这也在李善德的意料之中,因为骑手穿越关津时,始终是要耗上一些时间。

但倘若转运荔枝之事由尚书省出面组织,把沿途驿站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并加快更换频率,让每匹马都跑出冲刺的速度,那十一天是可以抵达长安的。

李善德回到长安后,顾不上舟车劳顿,他拿着荔枝转运法的卷子,朝皇城而去。但因为官小权微,一连去了几个地方都吃了闭门羹。

后经贵人指引,顺利见到了卫国公杨国忠。

李善德把荔枝转运法献给杨国忠,杨国忠权衡了此事对自己利大于弊,随后给了李善德一块錾刻着国忠字样的银牌。

李善德还想讨要手书,不料杨国忠大笑:“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不得不说,杨国忠的银牌非常好使,李善德之前依足了规矩,却处处碰壁;而有这么一块不在任何官牍里的牌子,却畅行无阻。

李善德按照计划分配任务:驾部司负责调集足够的骑使,还要做好沿途跟水陆驿站的联系;典厩署负责协调全国牧监就近给所有驿站调配马匹;户部要协调地方官府,调派徭役白直……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善德宣布:他会亲自赶去岭南,盯着启运的事。其他人也要即刻动身,分赴各地去催办庶务,并且所有的准备,都必须在五月十九日完成。

整个任务分派下来,有银牌在手,顺畅无比。也应验了那句话:“当你足够强大,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在真正转运荔枝的途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以及出乎意料的麻烦,但李善德却豁出老命去“拼搏”,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全白了,连右腿受伤也顾不上及时救治,导致腿瘸了。

为了让荔枝保鲜,甚至想出了运送冰块去找荔枝……

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杨贵妃诞日当天的午正时分,一骑手把仅剩的两瓮荔枝送到唐玄宗和杨贵妃跟前。

李善德得以圆满完成任务,保住了自己与家人的性命。

小说的结局交代了李善德一家人被流放到岭南,但能保住性命,是李善德拼死一搏的初心。


只要一家人平安健康地在一起,比所有的权贵、钱财都重要。

愿我们在职场中也如李善德般守住初心,方得始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新作,号称“古装版社畜求生记”。大唐天宝十四年,上...
    晏然阅读 11,455评论 70 227
  • 作者:马伯庸 这本书写作背景是唐朝天宝14年,唐玄宗和杨贵妃时代。 长安城上林署小吏李善德已经52岁了,在京城干了...
    付亚萍阅读 6,763评论 16 31
  • 【缘起】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读完一本书了? 2024年3月15日 凌晨4点32分 终于读完 耗时6小时30分钟 零...
    墨珏阅读 2,472评论 0 4
  • 听卓老师讲解分析小说的三幕式结构,细分成17个节拍点。将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梳理如下: 第一幕(第一章) 1.开...
    篱秋阅读 5,797评论 13 27
  • 〔笔记〕《长安的荔枝》作者:马伯庸 李善德今年42岁,官职上林署监事,是个从九品下的小官,在长安已奋斗了18年。 ...
    筱笑盈盈阅读 4,949评论 7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