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世上不再有书店,生活将失去什么呢?
对我而言,成长记忆无异于一篇废稿。没有任何兴趣比读书更值得我写。
读书觉悟有三种境界:自我在欲望深渊沉醉虚无的快乐;认知世界升华心智自由的幸福;精神回归现实普渡众生的人格。
书籍是大千世界凝聚的智慧结晶,思维与实践若无读书指导,犹如海船缺少指南针。我见过许多不幸的人,无论贫穷或富贵,总难免迷茫,庸俗。他们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糊涂一辈子,却肆意炫耀聪明,佯装快乐,其实没读过一本书,怎能领会谦虚与仁爱的精意呢?毕竟无聊的人生才是乌合之众的宿命。
我庆幸自己拥有心灵幸福,唯独喜欢读书,不能移情别恋。社会诱惑层出不穷,偏偏对我这种不解风情的书迷无计可施,并非忘情于淡泊名利的苟且偷安,而是早已厌倦繁华,说返璞归真尚且年轻,其实图清静无为罢了。
每个人都有权利憧憬美好,希望在他的道路上寻找回归,如百川归海。
我的道路是文学。回忆书店与人生,像极了理想伴侣。我不曾闪耀,人间烟火处,过往皆平凡,也相信岁月终有良人遇,不必慌张,忧愁,流年可期,人生何处难觅归宿呢?只要心中有热爱,那便是归宿。太妙了!依理,人生归宿还真有一千种意义。
论乐趣,精神至上。书店是灵魂漂泊的港湾。
重拾记忆,谁与我共鸣?
少年时,家境贫寒,毫不夸张讲,画饼充饥和孙康映雪的滋味,我都尝过,实在卑微到尘埃里了。感恩父亲卖力扛包挣钱供我上学,买书不就是不孝吗?如今,虽仍然徘徊在艰苦谋生阶段,但买书感觉像九牛一毛。很难想象,痴迷读书以至于废寝忘食,究竟是何种快乐,勾引我纯真心灵在斑驳岁月无忧无虑啜饮精神食粮,乐不思蜀呢?
印象中最难忘的泡书店时光与文学启蒙,都发轫于此。九零后集体记忆尚未兴起铺天盖地的精神鸦片。那时,我们是体育和文艺的弄潮儿,除了没有手机游戏,啥都好玩,压力山大几乎不存在。每到暑假,哪里有乒乓球桌和书店,哪里就有一大群健康的孩子们。快乐如此简单。
我出生农村,种田晒黑了脸,同学们都叫我包青天,不愿容纳小丑,郁郁寡欢的可怜虫因此爱上了读书,背课本已无法满足求知若渴,买书简直做梦。家里电扇吹热风,打赤膊也汗如雨。但一个地方非常凉爽,而且还安静,卫生,时尚,有归属感,那就是商场大厦。于是,我慕名走进了人生中的第一家书店,崇文书城。从此,我与书店结下了不解之缘。且不说它在我眼里无与伦比的霸主地位,先讲长途跋涉的渴望之情吧。从暂住地起义门走到崇文书城大约十里路,武汉盛夏有多热呢?太阳烧烤的沥青路皲裂冒烟,街上热气流随风飘摇,树叶像我的皮肤一样晒成焦黄,可天气炎热怎比我兴趣更加炙热呢。尽管爆走穷读如大漠绿洲般考验我的意志力,但只要心想,吹空调读书都免费,任我席地而坐,手捧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逐字翻页随人物命运共同经历悲伤和欢乐,沉浸在不同时空的幻想中,遗忘自我,直到夜色降临,回味悠长的带着充实内心,告别一段故事,期待明天再与故事中朋友见面,再苦再累,我都不会放弃。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这是我的长征,磨难在信念面前变成了激励!朝朝暮暮,来来去去,只为读心爱的书,不怕太阳晒,脚底磨破又何妨。我要征服火焰大道,它像朝圣之路,书城是我的耶路撒冷!基督徒读圣经和我读文学一样全神贯注,但他们有圣餐,而我只有饼干和水壶,独坐书架角落默读,像隐修士冥想,不知不觉又过一天。在漫长暑假的无数次锤炼中,读书让我认识了很多时代的外国朋友,比如,像我童年一样命苦的阿廖沙,平凡而伟大的保尔柯察金,硬汉桑迪亚哥,正义化身唐吉柯德…他们已成为我的偶像,推心置腹的兄弟。只要翻开书,我就能在小说世界里亲身感受他们的峥嵘岁月,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毕业后,我的青春献给了北京上海职场,也曾在追求梦想的沧桑人间留下过泡书店的孤独身影,流连忘返于夏天的北京王府井书店和秋天的上海钟书阁书店,惬意读书之乐慰藉乡愁,犹如邂逅古朴幽深的胡同与霓虹闪烁的里弄,游子之心寄情温柔月光。
多愁善感的人读书爱幻想,比起过去的自己,我更懂得反思,也因此惹上了烦恼。时间改变一切,人生不同阶段的读书心境有何不同呢?
漂泊归来我已不再年少,那时心中不曾有累累伤痕。蓦然回首,惭愧!而立之年终究碌碌无为,难免遗憾蹉跎光阴。人生像一本书,如果命运任由我笔底波澜,那该多好啊!世界将和我想象中一样精彩,但现实不会给我机会重新编改人生剧本。我两手空空,唯有生活素材取之不竭。真是无巧不成书,仿佛命运有意安排,偶然灵感萌生了我的作家梦,书店与人生的百感交集酝酿成创作源泉,足够我写十本书!
读书又一次照亮了我的心灵,而那些曾经让我念念不忘的武汉书店,卓尔,物外,时见鹿…也还在。希望永远为城市里寻找归宿的灵魂,守护温馨的精神家园。
2022年11月凌晨 李居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