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本博士通过这个案例,教大家从厌学四个层次(思维、情绪、行为、结果)来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思维层面,在思维层面的背后是认知,是漠视机制。
漠视,顾名思义,就是视而不见,就是忽略掉一些本来已经看见的东西。
在这个问题中,看见问题,但是又没完全看见。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确实是很积极和孩子沟通,也从道理上好说歹说不要早恋,特别是对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女生。
在中国的普遍文化中,对伴侣的要求绝对不会仅仅是外貌,相反,知书达理、勤俭持家,这些内涵部分是更加注重的。这让妈妈更加难以接受。
这里就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这个女生,是母亲无法接受,而不是儿子无法接受。
早恋影响学习是母亲的困扰,而不是孩子的困扰。
李四的困扰是什么?李四的困扰是孩子喜欢的人,不喜欢他。
因为妈妈忽视了这个关键之处,所以就导致了孩子的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
情绪的背后是什么呢?是防御机制,是被动行为。
被动行为有四个阶段,退缩拒绝、躁动不安、过度适应、无能/愤怒。
因为是简单分析,这里和本博士就不展开细讲了,大家记住一个关键,被动行为就是自己不解决问题的行为。
李四妈妈的行为是什么?是愤怒。
李四的妈妈,无论是讲道理还是指责孩子,本质都是在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
而愤怒的潜台词是什么?“我现在很生气,所以你要给我解决问题。”
本质是妈妈通过愤怒的情绪施压,期望孩子去解决问题。
所以当孩子和妈妈目标不统一,进行情绪对抗的时候,问题就会卡主,甚至会恶化成亲子间的权力斗争问题。
接着是下一层,行为层面的背后是脚本机制,或者说习惯行为。
这里妈妈最典型的一个脚本就是不要感受。
不要感受的脚本:
如果父母的感觉都隐藏起来的话,小孩就会学到“不准有感觉”。
有时候在一个家庭里,可能会限制所有的感觉都不能表达,但大部分情形下,只会限制某些特定的感觉,而允许其他感觉——“不准觉得生气”、“不准觉得害怕”等等的表达。
有时候这个信息会被解读为“可以有某种感觉,但是不能表现出来”。有时候这个信息会更强烈,连感觉都不能有。
比如,小男孩常常反复被提醒,“男孩不准哭”或是“要坚强一点”,这些话隐含的意思就是:“不准觉得伤心”、“不准觉得害怕”。
在有些家庭里,“不准有感觉”的意思,是指“不准有身体的感觉”。
这种禁止信息来自婴儿很小的时候,如果信息很强烈的话,成人以后会造成某些很严重的问题,例如被禁止有饥饿感的小孩,长大后可能发展出厌食症。
有些沟通分析师认为,某些精神病的根源就是“不准有身体的感觉”这个禁止信息。
有些父母会传递这样的信息:
“不准照你的感觉,要照我的感觉。”
比如母亲对小孩说:
“我饿了,你想吃什么?”或是“我好冷,你把毛衣穿起来。”
妈妈着急的问题是学业问题,担忧早恋的问题。
而李四担忧的问题是被女士拒绝的问题。
当孩子的感受和妈妈的感受不同步时,妈妈的一个脚本或者说习惯是想办法让孩子和自己的感受同步,期望通过各种方式来让孩子着急自己着急的问题。
这就引出来结果层面,双方或者多方在进行心理游戏,在某种循环中不断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