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20日之后,蒋介石破坏重庆政协决议,周恩来被召回延安。毛泽东指示东北局和林彪不惜重大伤亡也要求得大胜。
争取四平的战斗在此之前已经开始,夺取长春的战斗也将在4月14日展开。
此时,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上集结了石觉13军、赵公武52军、廖耀湘新6军、孙立人新1军、陈明仁71军、曾泽生60军、卢浚泉93军共计7个军。这些军队或装备精良,或久经战阵。东北民主联军压力倍增。
苏联人在中国掀起声势浩大地反苏浪潮之后,正在有计划地退出东北。但是,他们没有通知国民党具体交接时间,而是把撤离时间告知了共产党。
苏军3月13日撤离四平,3月17日半夜,黄克诚和邓华指挥各自的部队攻占了四平。书中描述被俘之人关了几天后,被放回沈阳。但是是经过长春去的。这个地方,具体隐情不太明白。因为四平夹在沈阳和长春之间。由四平去沈阳和长春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具体详情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
3月18日,国民党以沈阳为中心,向抚顺、辽阳、铁岭方向出击。
3月21日,万毅所部主动撤离,52军占领抚顺;同日,新6军、71军88师、94军5师(该部属于临时借调到东北,4月初归建)占领辽阳,接着兵分三路进攻鞍山、海城和营口。吴克华部于4月1日和2日分别撤离鞍山和营口;3月下旬,新1军占领铁岭和开原,兵峰指向昌图;71军向康平、法库进军。
此时,双方都把目光投向了四平。
4月4日,林彪率指挥部抵达四平。4月7日,四平外围战打响。东北民主联军梁兴初第1师,黄克诚第3师第8旅,万毅纵队共计4个旅12个团迎击新1军。指挥新1军的梁华盛向郑洞国求援。
4月15日、16日,民主联军痛击陈明仁71军87师。取得较大战果。
4月14日,苏军撤离长春。民主联军得知消息后,分三路进攻长春。第一次争夺长春的战斗打响。
攻击部队由周保中、林枫指挥。西南纵队以杨国夫、刘其仁第7师为主,东北纵队以曹里怀、谭甫仁所部为主,东南纵队以贺庆积、邓飞第24旅为主。(这里参考了曹里怀等参战者的回忆录,《决战》中还提到了罗华生旅,共计13个团,回忆录中各部加起来超过16个团。)4月18日,民主联军占领长春。
肾病手术尚未痊愈的杜聿明于4月16日返回沈阳,主持军事。四平大战即将拉开。
民主联军在四平集结8万余军队。包括黄克诚第3师第7旅、第8旅、第10旅,万毅第7纵队第19旅、第20旅,梁兴初山东第1师,罗华生山东第2师,杨国夫山东第7师第20旅,第21旅,炮兵旅,邓华保安第一旅,刘转连第359旅。
4月18日,郑洞国指挥新1军向四平外围阵地发起攻击。这支新1军1942年组建,隶属于中国远征军战斗序列,由新38师和新22师组成。
新38师前身是1932年由财政部长宋子文组建的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1941年12改编为新编38师,隶属第66军。新22师,1939年1月组建,隶属第5军。1942年10月,中国远征军这两支驻印军队组建成新一军,在缅甸战场痛击日军。在四平战场上,该部下辖新30师、新38师,第50师。
战至4月26日,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5月2日,廖耀湘新6军及71军88师,赵公武52军共计5个师进攻本溪。民主联军守卫本溪的只有南满第四纵队的3个主力团,国共双方对比差距巨大。经过一番激战后,5月3日上午9点,萧华下令放弃本溪。
在大连养病的罗荣桓听闻四平战事吃紧,从苏联人手来争取来了8列火车的武器弹药和卫生用品。由于火车头不够用,结果在梅河口火车站搁置。4月28日被国民党飞机炸毁。
本溪失守后,廖耀湘和陈明仁分别四平从右、左两侧进行包抄,孙立人本人回到前线亲自指挥新1军。东北整体形势对民主联军不利。
黄克诚数次发电报建议林彪不与国民党硬拼,均未有回应。于是给中央发报,也未有回音。实际上,中央毛泽东主席出于争取有利谈判的考虑,力主死守四平、长春。
5月14日,四平决战正式开始。杜聿明派廖耀湘新6军及71军88师为右翼兵团迂回包抄四平,林彪调程世才南满第3纵队拦截;陈明仁71军(不含88师)从左翼包抄四平,意在攻占林彪总部所在地梨树,梁兴初第1师,黄克诚第3师(不含第7旅)对阵拦截;孙立人新1军正面强攻,万毅第7纵队,杨国夫第7师,黄克诚第3师第7旅与之对阵。双方你来我往,调兵遣将。
5月16日,廖耀湘突破程世才防线进攻叶赫车站,刘转连增援部队刚刚赶到,匆忙与廖耀湘交手,不敌退出。5月17日,廖耀湘推进到哈福屯,对中路塔子山形成三面包围。
塔子山得失关乎四平全局。尽管黄克诚第3师第10旅钟伟已经奉命驰援。但新6军来势汹汹,塔子山防线很难固守。5月18日,塔子山失守,林彪下令杨国夫第7师,黄克诚第3师第7旅掩护全线撤出四平。
四平保卫战历时1个月,毙敌10000多,自身伤亡8000多。
此后,东北民主联军进一步放弃长春,退到松花江以北。
由于林彪总部作战科长叛逃,使得杜聿明掌握了大量的我军军事情报,给撤退途中的民主联军带来了极大的牺牲。
整训之后的民主联军大力进行剿匪工作,稳定后方,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