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节选了好友潘海江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考》,反映強烈。今天谈谈移民后裔的大槐树情结。
万民萦怀的大槐树,在山西洪洞县北二里的广济寺旁。广济寺是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的建筑,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唐宋以降,历代又建有驿站,房舍宽大,常住驿官员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务。当年就是在这座广济寺里设局驻员,集中移民,发放“凭照川资”。也可以说,这里是政府大规模移民的集散地。
几百年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创造了灿烂的移民文化,形成移民后裔深深的大槐树情结。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在六百余年的历史变迁中,如今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已遍及神州大地,二千余个县(市)以及香港、台湾、澳门及海外许多地区。
经过几代,十几代,人们大多数都不知先祖被迁自何村何地,但大家都知道:洪洞是我老家,大槐树是我的故乡。这一点谁也没有忘记。
在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冀鲁豫晋,有一个传统习惯,就是人们世世代代都把大愧树视作一种吉祥树,把它植在庭院里,植在大门口和大街上。槐树长大后,特别是那些古老的槐树,便被人们视为神树。人们在树上拴上“灵运”、“保佑”、“祈祷”之类的小牌或彩布条,虔诚地供奉它、崇拜它。有了枯叶败枝,人们不肯去动它,更不肯砍伐它。这是一种大槐树情结和大槐树文化。
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山东荷泽袁固堆袁家祠堂的石碑上刻着一首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山西父老情。”
这种移民文化现象和大槐树情结的渊薮就是当年移民离开大槐树时铭刻在心的情景。
据《洪洞县志》记载:当时人们因不愿离开故土,有的紧紧拉住亲人的手。有的紧紧抓住槐树枝,死死不放,有的折下一枝槐树枝当做纪念。大槐树下,生死离别的人们呼天不应,喊地不灵。他们手拉象征故土的槐树枝,恋恋不舍,正是此情此景深深地印在了移民的心中。
那些移民的官员和押解的差人,见此情形,勃然大怒,用棍棒驱赶,用皮鞭威胁,生拉硬拽,仍无效果。拉走这一家,那一家又合在一起了,拉开那一家,这家又合在一起了。于是,他们拔出刀剑,砍断人们拽着的树枝,驱赶人们起程。人们含泪手拿槐枝,一步三回首着离开了大槐树。大槐树渐渐看不见了,唯有这手中的槐枝成了大槐树的象征。人们把槐枝带到新迁居的地方,为怀念故土,便开始栽种槐树。他们栽种的是树,但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移民文化和大槐树情结。
有这样几种传说,也是一种移民文化。
一是:解手的来历。把大便、小便说成“解手”,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是这样。据说这也是从大槐树移民开始的。当年迁民是强制性的,人们穷家难舍,故土难离,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反抗。为了顺利移民,移民官员和解差怕人们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之后,便把人们捆绑起来,强行上路。
先是大绑,即绑住人的两条胳膊,这样行走起来很不方便。后来改为小绑,每人只绑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连结在一条绳子上,谁也逃不脱。路上有人想大、小便,就会要求解差把自己的手解开。最初时,人们为了将意思表达完整,就说:“请大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大便(或小便)”。路很远,一走便是很多天。人们大、小便的次数多了,话说的也就简化了。于是就出现了“我要解手”,的说法。实际上是要大、小便。居住地到了,但路上的说法己成了习惯,于是,“解手”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二是:背手。走路背手的习惯据说也始于移民。迁民被绑着上路,背起手行走多日,也就沿以成习。至今有些老年人仍然喜欢背着手走路,他们说感觉这样走上几步,反而觉得舒服。
三是:脚趾甲复形的传说。
“谁是故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这句民谣不仅流传很广,而且被人们作为辨认乡亲,识别古槐移民子孙的证据。那么,小脚趾甲分为两瓣是怎么形成的呢?据传说迁民时,被迁农民多把自己初生子女的双脚小趾甲咬裂,以示纪念。因而,至今大槐树移民后裔的两脚小趾甲都是两瓣的。
为了适应移民文化和移民后裔大槐树情结的需要,洪洞县委、县政府从1991年开始举办“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在“寻祖节”期间,洪洞县总会出现成千上万只小鸟。这些小鸟从天而降,先飞往县委、县政府,然后黑压压云集到大槐树祭祖园,白天飞翔于祭祖园上空,晚上栖居在祭祖园的树丛中,为祭祖节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这些鸟其形状像麻雀,但比麻雀略大,灰黑色,来时鸣音响亮,啾啾欢啼,去时叫声凄凉,哀鸣而去。洪洞人民都称其为“思乡鸟”、“吉祥鸟”。也有人说其为大槐树移民死后所变,生不能归故里,死后化作鸟儿也要回来看看。
这一壮观现象一直到清明后才会全部消失。来自海内外参加祭祖活动的移民子孙无不为这一奇观而惊叹。这个奇观自首届祭祖节以来,每届都会出现。对此奇观,洪洞县电视台录制了专题片,在洪洞电视台、临汾电视台和山西电视台都作了专题播映。
寻根祭祖节的会期为4月1日至4月10日,主祭日为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希望下一年你也去参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