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带来诸多深刻启示,助力基层摆脱形式主义束缚,实现高效运转与高质量发展。
一、精简务实,回归工作本质
文件与会议的精简是回归工作本质的关键举措。在文件方面,严控数量、提升质量并加强评估审查,避免基层陷入文山会海。基层干部无需再耗费大量时间研读冗长文件、处理繁多公文,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切实推动政策落地。会议的严格管理同样重要,严控数量、规模规格,提升质量效率,杜绝了不必要的陪会、形式上的讲话和汇报。基层干部得以从频繁的会议中解脱,有更多时间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为民服务。
二、规范督考,聚焦核心任务
督查检查考核的规范是聚焦核心任务的有力保障。过去,基层常常面临多头督查、重复考核的困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准备迎检材料,却忽视了实际工作成效。如今,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改进方式方法,严控总量,使督查检查考核更加科学合理。上级部门不再以是否开会发文、拍照留痕等作为评判标准,而是注重实际工作成果,让基层干部能够心无旁骛地抓落实、促发展,真正将精力用在刀刃上。
三、优化程序,减轻基层负担
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的规范管理是减轻基层负担的重要环节。清理整合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严格建设管理,防止功能异化,避免了基层干部在不同应用程序间疲于奔命,减少了重复填报数据、上传材料的工作。基层干部可以将更多时间用于与群众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明晰权责,激发基层活力
规范明晰基层权责是激发基层活力的关键所在。建立健全职责清单,完善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规范工作机制、挂牌和证明事项,依法依规确定基层信访工作职责,让基层干部清楚知道自己的职责范围,避免“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的困境。基层能够在责权一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五、务实创建,杜绝形式作秀
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是杜绝形式作秀的有效手段。大幅减少各种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注重创建示范实效,在基层不搞达标活动,避免了基层为追求荣誉而搞“运动式”“作秀式”创建,减轻了基层的负担。基层可以将更多资源用于实际发展,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基层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层应以此为契机,切实落实各项规定,摆脱形式主义束缚,以更加务实、高效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