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读书,是给孩子一个不灭的英雄梦想
1
前几天跟一个做家庭教育的朋友聊天,我问:你觉得家庭教育中,父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她说:“最大的问题是认为都是孩子的问题。”
细思,甚有道理。
中国的家长不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但这种只出于经验的教育方法往往有巨大缺陷,经常在父母毫无意识时就伤害了孩子。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老家有一个孩子。他学习成绩很好,但在家里几乎不跟别人说话。家里人都形容他是一个“很奇怪”。
我去他家做客,他就坐在一边打游戏,见了我头也不抬。
他妈妈走出来,一边招呼我,一边骂孩子:这孩子,也不知道打个招呼!从小就内向,谁来都不说话!快跟你婶婶打招呼!
吃饭的时候,又让孩子举杯给我敬酒。看着孩子尴尬的样子,我连忙说:不用了吧,我也不喝酒。
妈妈也笑了,还不忘说一句孩子:“真笨!敬酒都不会!”
孩子的脸色立刻沉下去了。饭间又听她夸谁谁谁家小孩怎么优秀,凡事不忘拿自己家孩子做个对比:比我们家小A可强多了!如果我说:“小A也挺优秀啊”,妈妈就会“谦虚”地说:“不行不行,他可差远了。”
孩子一直闷闷地坐着。
出门的时候,他妈妈还对我说:我家孩子就是太内向了,不爱说话,你千万别见怪啊!
在别人眼中,这个孩子的妈妈能干,热情,勤劳,但她的孩子“不爱说话”“内向”,却是因为她一遍遍强调而导致的结果。如果你去问这位妈妈,她会觉得自己完全没有问题。
孩子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10岁以前是由父母全权负责的。莫言先生说,
2
为人父母,首先是幸福的。我体会到当妈妈的幸福,是在孩子第一次笑的时候。那时候她才刚刚生下来没几天,小小的一团,在沙发上睡着的时候,突然笑了起来,我这些天的疲惫,初为人母的不适,在这笑容面前全部一扫而空。
因为这幸福,也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爸妈那一代养孩子,基本上是“望天收”。那一代父母很少能关注到孩子的精神和情感领域,只关注孩子是否能吃饱穿暖。那样的教育之下,我们这一代人,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来自家庭的伤害。当然可能是无心之失,但伤害,的的确确存在,而且可能对我们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自己当了妈妈之后,更加能体谅父母的辛苦,但更感慨,为人父母真的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工作。养育孩子,绝不仅仅要“合格”,甚至要“优秀”,要“卓越”。
但作为父母,学习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我老公从我怀孕的时候就说要给娃做胎教,不过直到现在还没开始。
我自己也基本上是这样,买了很多书,但总是看一半就丢在那里,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实在太多了,根本抽不出时间来读书学习。
但为啥要读书学习呢?有很多人都说,你家娃还这么小,现在吃饱穿暖不就行了?其他的长大之后再说吧。
如果真的这样想,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首先,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且不可逆。
3岁之前的教育是以后所有教育的基础,3岁以前教育的效率,也比以后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要更高。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3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对孩子有意识的教育,越早开始越好。我们共读的《父母平和,孩子快乐》中提到,在对孩子的情商培养中,如果前一个阶段基础没有打好,必然会给后一个阶段埋下隐患。假设前一个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那么修复工作,越早开始,就越容易成功。当然——无论是打基础,还是修复,读书都是我们掌握正确方法的重要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我们后半生最大的财富。用功利的眼光来看,投入得越早,财富增值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一开始吝于投入,可能换来后半生的追悔莫及。
其次,阅读是培养一个优秀孩子的最好方式。
在《父母平和,孩子快乐》这本书中,在谈到如何培养孩子自主性的问题上,列出了很多措施。但在我看来,培养孩子自主性,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坚持陪孩子读书。
有书少年总编辑周璐曾经多次提到过她家的孩子云舟。云舟就是我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她13岁就开始写作,并在2017年成为中国少年班颁发的“百名中国少年作家”称号。
而更令人赞叹的是,她小小年纪,就非常有自己的主见。她从来不需要爸爸妈妈督促,就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她从来不会受到游戏的诱惑,因为觉得游戏中的内容太浅薄;让很多孩子头疼、家长焦虑的写作,云舟更是得心应手,在她看来,写作是一种减压和娱乐的方式。
全职妈妈,全身心陪伴孩子都未必能培养出来的孩子,繁忙的周璐做到了。而她的教育方式也简单得很:陪她读书呗。
周璐从小云舟一岁半的时候就开始给她选书,与她同读。在其后的十几年时间中,日日坚持。
好的书能给孩子家长给不了的人生智慧,更能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品行和情操的修养,情商的提升,道德的完善,习惯的养成。你不知道哪一本好书,就能给孩子的未来起到不可估量,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在我老家,很多家长在高考前夕不惜代价,送孩子去效果不见得多好的天价辅导班,却不愿意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花几百块钱给他买几本书,或者自己买几本书读一读。我常常感叹中国家长的这种【懒惰】,当然他们可能是很勤奋的人,每天从清晨忙到黑夜,不辞辛苦,但偏偏在学习如何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懒惰得惊人。他们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殊不知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不是学校中的老师,而是父母。最好的学习方式,不是补习班,而是父母潜移默化的陪伴,或者润物无声的一本本好书。
第三,读书是成本最低的学习方式。
我记得一位老师说过,30元的书,只要好好读完,就能比得上线下3万块钱培训的效果。
那是因为,选择一位世界顶级作者,并认真把他的书读完,就相当于和世界最顶尖的思维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而线下培训的培训师,无论在思想还是经验上,都无法与书的作者相提并论。想要学习知识,何必舍近求远?打开自己家里的书,泡上一杯茶,只要你肯坚持,足不出户,就可以从世界上最顶级的智慧中获得启发。
对孩子来说,同样如此。如果每天陪孩子读一本好书,如此坚持几年,十几年,必将对孩子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这一点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与得到的巨大收获比起来,不值一提。
最后,建立读书的“微习惯”,替换“旧习惯”。
所谓“微习惯”,就是微小的,良好习惯。比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读几页书。
因为微小,所以大脑不惧开始。从微量开始,慢慢坚持,直到可以超额完成,这是习惯养成的最有效方式。用“每天读几页书”这种微习惯一旦养成,就可以替换过去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比如这一次就有朋友跟我说,原来上班中午休息的时候,都是用来刷剧的,现在就都用来刷书。
作为孩子的榜样,当看到爸爸妈妈读书学习的时候,孩子也会跟你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读书的场景,想一想就觉得很美好。
所以,作为组织者,虽然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我们认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作为父母,自己阅读,陪孩子阅读,同样也是我们自己的需求。所以我们决定,坚持下去。
希望能通过与大家一年的同读,让群里的爸爸妈妈和与宝贝们爱上读书。
让读书成为对抗日常生活的武器。在平凡生活中,给孩子一个英雄梦想。
让我们一起,把“陪孩子阅读”这件事,共同坚持一个月,一年,五年,十年……甚至终生。
2020年03月05日
春希家长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