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7 邱意捷
今天从松居直先生的书里读到了第四部分--陪孩子成长的图画书。我回忆了一下,儿子当时是先从认知类图书启蒙的,他喜欢看各类交通工具的书籍,其它书他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两岁多的时候已经把我认识的车的牌子都认了各遍,看到车子就能说出是什么品牌的车。当时很多亲戚都很惊讶儿子的记忆力。但是现在长大一点,其实记忆力并没有特别过人,这也许就是兴趣产生动力的最好诠释吧。除了对汽车类的书特别感兴趣以外就是对消防员和警察感兴趣了,所以在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我所挑选的书都是跟这些内容有关,所以别人看我儿子都觉得他很正直很阳光。
女儿一岁多的时候也喜欢认知类的书,但是是各种跟生活物品有关的书,在她1岁多两岁的时候,我得反复的给她读“娃娃、风扇、玩具熊、手机......” 开始她不太会说话,就是听,她总是乐此不疲的问这是什么?这个呢?等她两岁的时候还会喜欢那类书,但是语言能力发展了,她就自己告诉我图上是什么,让我肯定她。我有时候都觉得这些书很无聊,现在回想起来挺惭愧,那正是她对这类“真实又写实的,跟她身边物体有关联的内容”让她产生了兴趣。
女儿第一本特喜欢的,有故事情节的书正是《幸福的种子》中推荐的《米菲》系列。我现在才知道,这种是“生活类图画书”,因为描绘了生活场景,书中图画与现实生活经验重叠,会引起孩子的共鸣。妹妹特别喜欢我讲《米菲哭了》给她听,现在看来因为她与书中的米菲有过共同的经历,能够感同身受,因此她喜欢这个故事。也因为通过读这本故事书,我们亲子间有了爱的交流,她才会在找不到东西的时候不再嗷嗷大哭,而是选择来找我寻求帮助。
陪孩子成长,即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这一刻,我们只要单纯的相信“陪孩子成长的书正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人生观的关键内容”,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就很清晰了。
封面
故事开头
故事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