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的奖惩是否要公开化?

在群里有个讨论:

对学生的奖惩是否要公开化?

崔峰:

奖惩一定要按一定的惩戒规则来执行,也就是说我们在开学初一定要建立非常明确的班级规则。

奖励一定要公开,并且还要有一定的仪式感,在全体同学面前颁奖,让孩子感觉到他做的这件事特别有意义,非常重要。

惩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如他是守着全班同学严重违反了班规班纪,那么我们就先跟孩子私下沟通,嗯选择哪一种惩戒方式,然后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主动接受惩罚。

像一些牵扯到孩子的品行等等的个性问题,就不适合公开惩罚,比如说我们班有个小孩偷了老师的钢笔,红笔还有糖。这种情况我们就私下对他进行了深刻的教育,使他从心里认识到这个行为的危害,并且和家长做好沟通。然后让孩子私下主动跟老师道歉,这种情况不适合公开。

王新芹:还有一种不用公开的情况:

当一个很懂事的孩子犯了点小错,主动来到你身边认错,这事知道的人也不多。我还会说:“你是老师最信任的孩子,这次不惩戒你啦,以后将功补过”,孩子们可激动,可开心啦

郑立平老师关于奖惩是否公开的观点:

要不要公开,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定。

对个体行为,一般情况,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约会;对于个体于集体的关系行为,一般情况,表扬要有仪式感,批评要有尊严感;对有特别需要的个体,则需要征求当事人自己的意见。

如果是群体行为,也是要认真考虑实际情况而定。

比如,为班级争光的运动健儿,那就大张旗鼓

代表班级参加某些竞赛的,挑战的,都需要做出仪式。

对群体的批评,也是需要个别分析。

有时,要留足面子,比如,社团,小组或宿舍。给予机会。激将法。促其奋进。

有时,要故意杀鸡儆猴,树立班级纪律正气

奖励不一定要公开!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定!

即使公开,公开的程度也是要有所讲究!限于父母,小组,几个好同学,班级,年级,学校,所有…

无论奖励还是惩罚,公开不公开,都要根据要实施的教育行为对学生是否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是否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发展而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