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第10—15讲,主要感悟有以下:
一、板块式课例赏析——《长城》
1.教学思路:课文朗读,认字识词;默读课文,趣味品析;美段细读,美点品析;课文读背,语言积累。
2.教学设计:
一读,课文朗读,认字识词
二读,默读课文,趣味品析(同学们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四个段落的内容与作用,师生简析课文中段的作用,形成美妙见解)
三读,美段细读,美点品析(话题,说说课文的第二段好在哪里,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组织课堂交流与对话。)
四读,课文读背,语言积累(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第三、四段,当堂背诵这两个段落。)
很明显,此课的教学是由四块内容整合而成的,每一块的教学都是一次扎实的学习、训练。像这样以教学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形成教学流程、体现训练要点的教学思路,就是我们所说的板块式思路。它与一般的阅读教学思路的区别在于:一般的阅读教学的思路是线性的,而板块式思路是呈块状的。这种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板块是教学内容与活动方式的共同载体。
二、句子摘抄
1.所谓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用较长时间进行的朗读、概括、品析、欣赏、背诵、讨论、批注、修改等活动,是着眼于学生语言学习的积累和读写技能的提升,充分利用课文所设计的有效训练活动。
2.在认字识词活动中,利用课文巧妙的组合成一段文字,形成一定的语境,既集中了需要认读理解的字词,又为理解全文的内容做了一定的铺垫,同时在活动形式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3.教师如果在阅读教学时离开了美段细读,在利用课文方面,就很有可能失之于肤浅,语文课,因为有了品词论句的实践活动而彰显出语文教学的味道。
4.一般而言,课堂阅读教学的低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浮在课文的表面进行大量粗浅的零碎提问;二是课堂活动单调,课堂上缺少学生动笔的机会与可能;三是极少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
5.变教为学,其含义是,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中自己着意设计的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读多写,大量实践,在形式丰富的综合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变教为学的基本正确的方向。
6.表教为学,关键是教师一定要树立让学生课堂活动充分的教学理念,并精心设计形式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有了这样的基本保证,变教为学就一定不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