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家庭访问,是对个别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主要形式是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这种指导方法比较灵活机动,易于进行,而且指导相对而言更加具体、有针对性。
家访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是增进学校关系和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家访把一个个名字代表的符号更具象化,这种面对面带来的交流、理解和宽容,是社交软件所不能替代的。所以说,家访工作的意义对于学校管理也好,还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文明习惯的养成、学习品质与习惯的形成等诸方面,都有着其他方式无法取代的效果和意义。
具体来说,家访的作用有:一、走进学生的家庭,通过观察、感受、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家长的希望、诉求以及困惑等,为今后的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二、借助家访的机会,传递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思想、学校活动、培养目标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实实在在帮助一些家庭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和困惑的家长,转变他们的育儿观念,提高他们的育儿能力,使他们同时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育人工作中来,与学校育人工作形成合力,助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三、增进师生、师家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平时一些家校之间矛盾的化解。
因为工作安排,本周我校全体校委会成员和班主任、任课教师进入各班租住房屋的同学家庭,进行房屋、冬季取暖、用水用电等安全方面隐患的排查。前天放学后,本该及时跟着班主任走访几户这样的家庭,但因为文明校园验收建档工作,我没有去成。昨天晚上,参加完学校会议,天已经黑了,时间快到七点钟了。校园楼上的装饰灯光已经亮起来了。我和一年级的年级组长马老师、班主任吕老师等几位教师,相约前往放学前已经预约好的几乎家庭走访。
路程不远,有一户孩子的家长在路口早早的等着我们呢!在她的引导下,我们穿过一条巷子,进入一家大院,大院内有两排房屋,都是小房间,专用于给上学的孩子租住的。这两排房子,大约十来间。而这户家庭的住房,还隐蔽一点,在主人住房的背后,有一排房间,有两个大房间,他们就租户了其中一间。
走进房间,房内收拾的干净、整洁,房间也宽敞。取暖用的是大火炉,房内温度不错,暖暖的。家长两口子,是甘肃庄浪人,他们在这边打工,才把孩子带到这边来上学。孩子长得眉清目秀,很可人的一个一年级小姑娘。家长热情的端来水果,泡上热腾腾的香茶。我们在交流过程中,说明了我们前来走访的用意,主要是冬天取暖使用炉火存在的安全问题,希望引起高度重视,他们看上去也很感动,连声说谢谢。
从他们的房间整洁、父母热情周到、孩子的阳光活泼。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是不是真是这样,还得班主任进一步合作,但至少给我一种舒适、温馨的好感。
第二家,住的地方,距离学校稍远一点,但也不影响孩子上学。顺着去北山的一条水泥路,穿过一条很陡的巷子,我们来到了第二户家庭。这户家庭的孩子姓温,家里只有妈妈和儿子两个人。屋子显得有点小,家里收拾的也整洁干净。屋内暖和如夏。主人热情的招呼我们几个人。端茶倒水,张罗招呼。看到他们的屋子小,我特意提醒通风的问题,她指着门上面的用纱做的通风说:“我们这儿没有按玻璃,只有纱窗”。我感觉这样的话,就安全多了。
离开这两家,时间已经八点多了,我们就各自回家了。回到家里,脑海里还是思考着这件事,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如果能把家访工作提上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我觉得对于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做到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里,我还是想对真正做教育的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说:家访,其实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