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不好,只有不同。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孩子之间也是具有不同的性格、习惯、思维模式,我们不能仅用片面的视角衡量一个孩子的能力;不能仅用一个标准去判断一个孩子的分数。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比较,让一个孩子去与别人做对比,如果哪一点没做好,可能就会挨批评,就是失去自信,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充满爱的教育,无论这个孩子表现出来什么的特征,都会被接纳和鼓励,在引导孩子逐步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找到自己的专长,在不断鼓励式的引导中健步成长,收获价值感。如果不赋予孩子价值感,那么他的生活毫无生机可言,他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别人的目的而存在,就失去了自信,生活像一团死水,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有创造力呢?
小周同学是一个比较好动的孩子,平时总是会情不自禁的违反纪律,每次我把他叫过来他都告诉我,老师我忍不住,我也想表现好,确实是,这个孩子真的是想表现好,但真的是管不住自己,于是我摸了摸孩子的头说,老师相信你说的话,但是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减少犯错的次数,进步了老师就会表扬你,于是我关注他的每一处,只要进步了我就表现,我发现这个孩子虽然在自制力这方面不是很好,但是对待老师交给的任务都能按时完成,每天都是来开开心心的特别乐观,看到我要拿个什么东西,赶紧递给我,特别的热情,孩子听到我对他的夸赞,开心的笑了,我说你知道自己身上有这么多优点么?他说不知道,过后又给我写了个小纸条,说原来老师这么关心我啊,谢谢你,最近我发现孩子自信了很多,学习也认真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