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这本书为什么豆瓣6.4| 宛平南路600号《轻松上班:打工人心病处方》

先说结论,看完这本书并没有“哇,我终于可以轻松上班”的豁然开朗,反而看着看着令人直打哈欠犯困。

这本书的叙述结构主要以心理案例+心理关键词+TIPS为主,对一些案例进行心理学解释,再给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就像是没有上过班的人给真正被职场折磨的人提供的一碗小甜汤,很正确很理想化也没啥大用。

对于职业倦怠,“职场抑郁症”等等职场现状,给出的建议和方法软绵绵的,没有实质性的用处;就像给你说了一堆漂亮的正确的废话。总结下来就是:好好睡觉+好好运动+想开点+疯狂吐槽,实在不行找医生。

至少在我读完这本书后,并没有觉得从此上班可以轻轻松松。除非实实在在的落实八小时工作制,除非把那些只会对下无能狂怒对上拍马屁的中高层领导统统撸掉,除非真真切切地奖励踏实干活的人,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话说回来,对于工作压力大找不到输出口的人来说,这本书倒也是可以看一看。

当看到下面这段话,你能明白,在工作中,你不需要通过领导的评价来建立对自己的认知;特别是当你无论做什么事,对方只会一味否定你的时候。

造成精神内耗的一个心理因素是自我认知的扭曲。这里涉及一个心理学概念—价值条件化,即个人价值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自己的评价上。

这种建立在他人评价之上的自我认知与自己本身的自我评价产生了矛盾和心理冲突,不断消耗着心理能量。

我们是来工作的,又不是来当乞丐的。

题外话:

当一个人啪啪啪在疯狂敲打键盘,TA大概率是在疯狂吐槽中,开启祥林嫂模式。

和小姐妹A哐哐一顿输出,接着把文字复制粘贴到和小姐妹B的聊天对话框中,再哐哐一顿输出。

结果发现,大家现在都挺惨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