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花了十天才读完,里面很多鲜活的案例。呈现出的是我们和孩子,互动沟通的模式。
我们对管教的概念都是来自于父母的,还有就是社会上的,传统经验和我们自以为是。很多时候我们都相信孩子必须遭受一点痛苦才能够学会东西,所以,我们会给孩子一些惩罚,危险,恐吓,让他明白道理。
但是文章说,孩子们只有在自己感觉良好的时候才会做得更好。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帮助孩子,拥有归属感价值感,让他有能力学会尊重和合作,那我们的出发点和问问题的方式,都会不同。但是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我如何能够控制孩子,不让此类的事情发生,或者是展示家长的权威,让他知道这件事情不可以做,那么,这就是短视近利了。
孩子们只有通过看到实际的尊重是什么样子,才能够学会尊重,他,首先要看到我们做出的示范。
正面的管教的方法有很多。1.说到做到,和善而坚定地坚持到底。2.帮助孩子暂停一下。3.提供有限制的选择。4.允许孩子犯错误,并且不羞辱和惩罚他,而是让他知道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5.学会用准确的,鼓励,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能力。6.积极的倾听,了解并且描述孩子的感受。7.为孩子定制一对一的专注的,特别时光。8.照顾好自己。
书里还列举了很多问题,行为,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当中,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背后其实都有很深刻的需求,书里很详细地把这些需求列举露出,来帮助我们看到,一个问题,行为背后的孩子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因为孩子总是敏锐地有体会,却很难准确的描述。
回想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是爱更多还是控制更多,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顺利的,理解我们,顺从我们的需求,按照我们的时间安排来走,但是却忽略了他小小的心理的背后,有那么多,渴望深刻链接的地方。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听她说话,和她一起做家务,带着她骑车,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孩子就很容易满足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彼此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