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您看咋办呀?我们家××情绪激动,劝了一个多小时了,不起任何作用。”
周五晚十点钟左右,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语气急促而慌张。
“别急,您慢慢说,到底咋回事?”我赶紧安抚这位着急的家长。
原来,她家的孩子跟班里另外一个孩子李××放学路上发生了矛盾,两个人发生了对骂,并且有一点肢体冲突。这个学生感觉对方挑衅了自己,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情绪激动。不能自拔,家长劝说了好久,不见丝毫好转,甚至言行更加激烈。
跟家长通话的过程中,也能听到孩子在旁边特别激动、声嘶力竭的声音:“他凭什么骂我,有什么资格骂我,还踢我一脚,我必须要他死,他活不了。”
家长看着孩子的状态,也很不平静,跟我说:“吴老师,那个李某也太过分了吧,他想干嘛,马上去那个学生家里找他去。”
我说“别急,把手机交给孩子,我来劝劝孩子,不行咱们再想办法。”
我知道,这件事情如果做不好安抚工作,后果很严重。
都是我的学生,我不能让他们出现任何我不想看到的结果。
我打算分为两步走:一是电话安抚孩子;如果不行,再走第二步,去孩子家里做好思想工作。
这个孩子情绪激动是他的常态,并且往往伴随着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的行为。但是,通过这一年多的努力,不断地进行心理安抚,走进孩子内心,孩子还算比较认可我,接纳我,更多的时候还是比较愿意听从我的意见的。
我打算试试电话沟通的效果,孩子妈妈把手机交给了孩子,孩子也愿意接电话了,但依然听到他声嘶力竭的声音。
“喂,是xx吗?我是吴老师。老师刚刚听你妈妈说了,你今天受委屈了,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心里特别委屈是吧,能跟老师说说吗?”我试图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
“哇——”孩子一下子放声哭了出来,好像哭出了所有的委屈。
“老师,今天放学的时候,李××他找我的事,还一直骂我……”孩子一边哭,一边陈述着事情的原委。
孩子说了半天,我也没太听明白。实际上,具体因为什么可能并不重要,而是给孩子一个发泄的机会和渠道。
等他说完了,我说:“宝贝,你是个好孩子,你今天做的没有问题,确实是李××错了,但是现在已经这么晚了,老师没办法再去找他了。等到下周一,老师找到他,老师给你出气,让他给你道歉,好不好?”
我的理解,我的表态,让孩子的心情平静多了。
我再次巩固谈话:“你是老师很喜欢的孩子,特别通情达理,这一年多,老师看到你是进步最大的孩子,现在很晚了,老师确实没法找到他了。你先平静下来,等到下周一,老师给你处理这件事,可以吗?”
“好的,老师。”孩子基本上能够心平气和了。
“真是个好孩子,老师就知道你是个特别听话的孩子。现在先平静下来,别再想这事了,该干啥干啥,尽量早点休息,下周一老师帮你解决。行吧?”
“好的,老师,再见。老师也早点休息吧。”孩子平静下来了。
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不大一会儿,家长发来信息:“不好意思啦,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服了他,你跟他讲过话立马就平息了,你真厉害!”
我知道,我在孩子的心里有一定的分量,这一年多锲而不舍的努力,还是有效果的。
今天周一,我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找到了另外一个孩子李某,他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要求跟那个激动的孩子道歉。
李××诚恳的道歉,也获得了那个情绪激动的孩子的原谅,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你去爱孩子,孩子一定能够感觉到,也定会换来孩子真诚的理解与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