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不是难受,而是恐惧
没有被满足用户只是难受而已,不能拿用户的难受当痛点,或者产品的切入点。
爽点是即时满足
人在满足时的状态叫愉悦,人不被满足就会难受,就会开始寻求。有需求,还能立刻得到即时满足, 这就是爽点。
人的本性是懒惰的。你看到一个人展现出了勤奋、规整、自律,其实这是被一系列的恐惧、集体人格、潜意识压迫,才会呈现出那个样子。
如果没有恐惧这条疯狗追着,没有爽点这种满足感来持续喂养,这就是个不痛不痒的产品。
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痒点满足的是人的虚拟自我。什么是虚拟自我?就是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我们看偶像剧,追星,看网文,看英雄故事,看网上的名人八卦,看名人的创业故事、成功神话。 你是在热追他们吗?不是。
你情不自禁投入到关注的内容,是你的虚拟自我,是你自我想象的一个投射,是大家理想生活的投射。
网红系列产品击中的不是痛点,而是痒点——让用户成为理想的自己。
比如:吃饭这件事
吃饭也可以围绕痛点、痒点、爽点去做产品:
酣畅淋漓地吃火锅,感觉爆爽,这是爽点
怕吃火锅长胖,抓住这一点的恐惧,就是痛点
或者做一个美美的网红餐厅,吃一把干冰爆米花,两个耳朵往外冒白气,人人都会拍张照然后发朋友圈,这是痒点。
痛点 ➜ 定义产品的切入点与重心点。而用户黏度来自痒点的运营。
没痒点、不心动。只关注痛点,不体会痒点,用户无感,不懂运营。
痛点是什么?痛点就是一切可以用数字衡量的点,然后用一堆数字,构成一个逻辑。
痒点是什么?痒点是逻辑之外的那些小愉悦。
比如前段爆火过的很多应用“脸萌”“魔漫相机”,都没有配置、没有价格、没有数字逻辑。如同现在占大头的网购都是非标品,女装、女鞋、女包包、小零食等
“抓痒点的运营感”已经成了核心能力。
from《梁宁的产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