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王晓春老师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后,感触很深,原来自己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
由于我们的统一任务,先阅读了第二章—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手段
这里列举了10种手段:定规矩、评比、批评、惩罚、说服、表扬、集体舆论、师爱、威信。其中我印象最深刻莫属于批评这个手段了。
好像我们做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学生已成了家常便饭。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所谓的批评吗?
说真的,再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批评过不少学生,但是真的也没起多大的成效。原来,我的批评是一种错误的批评,我并没有搞清楚批评的根本目的。我只是改变了学生当时的外部行为,却没有改变他们的内心想法。
让我印象最深的的莫过于我们班的班长——川。我对他的批评不算太少,可是并没有起太大的作用,每次批评教育过都显的一副委屈的样子。
记得一次我正在办公室写教案,我们班学习委员亚和副班长冰来办公室找我,说午休期间班长又在捣乱,全班同学又被他的动作吸引而惹得教室乱哄哄的。
原来午休期间他把棉卡夹脱下来,掀着卫衣,露着点肚子朝着墙壁。这样一个举止被同学看到了,而惹得哄堂大笑。
我晚上便叫班长来办公室谈话,因为前边已有多次谈话的经历,我知道应该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所以我改了以往的批评方式。而是把批评变成了理解,变成了提醒,避免了批评和训斥。
我说,你很认真,负责,也是个热心肠、爱帮助同学的人,但是为什么不把优点来继续发扬,让同学们记住你,以你为榜样。反而处处起哄,来惹的同学哄堂大笑呢?请你记住,同学们对你的笑不是发自真心,不是因为你负责认真而笑。是因为为你的行为“出丑”而笑。你是愿意做一个举止落落大方的班委还是想做一个处处出丑的小丑呢?
川听了,低下了头,也许他在反思,也许他并没有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