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这部片子很长时间了,当时看的时候只觉得房子真心的美,能在那里睡一个晚上,也觉得不枉此生了;当然会特意的上百度查了这个房子是啥情况,希望能在这种房子里了此“残生”,呃,说残生会不会太过了?“残生”应该是成功人士才能使用的,平常百姓应该就得虚度光阴;
郁闷的是:这个房子是在挪威西北部的森林当中;是一座酒店,叫Juvet Landscape hotel;据说电影里的房子这么美仑美奂的,应该归功于镜头的语言和剪辑。现实当中的并不像电影当中的美好。对于我来说,能去住一晚上的可能性比较小,所有的美好都留存在光影中,幻想自己光着屁股在青山绿水当中酣然入睡;
同时也会对这种岩石裸露出来的风格特别有好感;
粗犷与布艺沙发的相碰撞,会让我觉得有点太极的意思,阴阳相合。
现在的社会太浮躁,戾气深重。这种粗犷的岩石不知道能否平复大家的内心,放下执念。让壁炉里的火光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不过为了美感而牺牲便利性,是好还是坏,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顺便说一句,我想要有这样的房子。
怎么会又拿出这部片子来重温呢。这得缘起于有同事希望每天向我询问电影的推荐。我推荐于他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它;
它让我印像比较深的是两个东西:1.内森(Nathen)房间里的那副滴色画,和Jackson Pollock的《1948年第5号》相似。我个人认为不排除它就是;
世界艺术家协会主席吴国化评:“他滴下的棕黄色、白色、栗色、黑色颜料,稠密交错的留在画上,组成了具有激动人心的活力图案,这图案提醒人民反对束缚、崇尚自由的精神体现。”这幅画于2006年11月3日拍出全球绘画作品最高价:1.4亿美元。买主是一位墨西哥金融家。
真心没有觉得有提醒到我要反对束缚,崇向自由,我倒是觉得它像我脑袋里做不出线性代数时脑袋一样。也像我的人生:看似五彩斑斓,其实杂乱无序;还有它值1.4亿美金,这个消息让我看这个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
所以必须说一下这画的作者:杰克逊·波洛克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出生日期1912年1月28日,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人)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以及抽象派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运动的主要力量。对就是下面这个哥们。
一副黄土地刨土豆的形像,和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仇未解的表情;
还得解释一下什么叫作:滴色画。
我其实没有明白,直到有一天我看他的介绍的时候,有一副他工作的图片,才恍然大悟。
我只能说,艺术的世界就像它的画一样,我看不懂;
2.然后就是上文所述的房子了。
如果是没有看过电影的哥们,看到这里就不要往下看了,会有剧透的。
电影是分篇幅来说的,线性发展,从男主被获奖抽中与公司老板内森(Nathen)共渡一周,开始随时间的线性发展。电影中绝美的景色就像伊甸园,内森(Nathen)就是造物主,在这个伊甸园里造出一个智能生物。男主就是被选中来测试这个智能生物的。
怎么测试?
就是用图灵测试来验证这个机器是否智能,是否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思维,谱及一下:啥叫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的理论是,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通过电传设备)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在这电影中,已经解释了,里面的机器人早已经通过了初期的图灵测试,内森(Nathen)已经不满足于这样测试,又提出了一个叫中文房间理论(the Chinese room argument),这两个理论都是现实存在的,并不是编剧瞎扯的;中文房间理论(the Chinese room argument)由美国哲学家John Sear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
主要说的是:计算机的活动是依据程序来活动的,所有的活动是设计者依据自己的想法来规定计算机按照程序来实现的,所以并不具备我们认为的智能,只是依据程序来活动,不是自我的思考与情绪,这是一个BUG,是陷入了程序的陷阱;所以说中文房间理论(the Chinese room argument)是反人工智能的重要思想实验。电影中所演绎出来的东西是在反驳这个假设。电影中的智能生物已经完全可以跟人类一样思维,可以跟人类一样通过说谎,色诱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类有的东西,它都有,不管是善还是恶,能达到目的就好了。
人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东西,因为复杂所以这个世界才多姿多彩,才会有这万千红尘,才会有如此多的粉红骷髅让我迷恋;
整部电影的色彩一直是阴暗的,虽然外面的景色郁郁葱葱,但是总感觉这是假像,是人为营造的感觉,如果未来是这样的。我不要这样的未来。镜头时不时对着远处雾气腾腾的山崖,这绝不是山里有没有住着神仙,而是让我感觉得,内森(Nathen)就是神仙。
电影的音乐也在刻意的打造着这样的感觉,我感觉是希望能以一种上帝的视角来看待这样的世界。越看越害怕,害怕这种安静,害怕这种为了打破安静,而特意弄出喧闹。
电影里问出诸多问题,貌似很简单,可是,个人总得觉得有深层次的意思;
比如:EVA问男主:“你是好人吗?Area good person ”这个问题就跟哲学三大问题是一样的: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将要去何处。智能生物问出的问题,无法得知她背后的意思。这个社会目的性太强,为了达到自己身的目的,假像太多。
看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出来闯荡十年了,在这十年里一直相信别人口里所说的东西,没有去想过背后是什么,当有一天有人跟我说,每当一个人说出一句话的时候,多多少少有背后的意思。需要去理解当下他/她所说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对的,人生就是这么的累。所以,向往自由是那么大的诱惑。
什么是自由?我需要的自由是什么?
电影里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它创造成妙龄女子的样子?做成灰盒子也是一样的。内森Nathan的回答是:性是生特的原力所在。在这里是没有看明白的,我豆瓣找了人家的影评看了一下,他们说这个观点有些弗洛伊德,我也不太明白弗洛伊德是什么意思,我个人觉得,性冲动是最本能的冲动,随时随地的爆发,长久,持续。EVA一步一步的色诱男主,以达到自己我的目的,这就是越来越接近人性。才能叫无限的接近。电影中的女性都是平胸,平胸的妹子确实好看啊。本能的驱驶着喜欢;
总结一下:第一,远离圣母婊,他们会打着一切的道德的幌子,破坏这个世界的平衡。等到不可调和的时候,用无辜和悲伤的表情对你说:I am sorry。第二,内森Nathan被捅死之后,我觉得是两个意思。1.死了才能是上帝。2.导演不希望这样的智能生物可以批量造出,会毁灭世界的,因为这个世界的圣母婊太多。第三,大胸的女性,固然喜欢,但是这是体内的荷尔蒙作用。平胸才是人类的本能驱驶。再说了平胸产奶率高,这是科学,不是我胡诌;
最后引用《星际穿越》里的一首诗,结束我的絮叨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Dylan Thomas(狄兰·托马斯), 1914 -1953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白昼将尽,暮年仍应燃烧咆哮;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虽然在白昼尽头,智者自知该踏上夜途,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因为言语未曾迸发出电光,他们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好人,当最后一浪过去,高呼着他们脆弱的善行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本来也许可以在绿湾上快意地舞蹈,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所以,他们怒斥,怒斥光的消逝。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狂人抓住稍纵即逝的阳光,为之歌唱,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并意识到,太迟了,他们过去总为时光伤逝,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严肃的人,在生命尽头,用模糊的双眼看到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4)meteors and be gay, 失明的眼可以像流星般闪耀,欢欣雀跃,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所以,他们怒斥,怒斥光的消逝。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而您,我的父亲,在生命那悲哀之极,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我求您现在用您的热泪诅咒我,祝福我吧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