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打卡作业】建议完成时间:12月1日-12月7日1、必修:学有所获学习完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心得呢?写下来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2、选修:学以致用你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合作的沟通情况?简要列举一例,并说说是否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我的收获
1.沟通的共性是尊重与合作。
这句话让我开始反思,在我以前与他人的沟通过程中,我的底层思维模式有哪些误区:
在与老公和孩子的沟通中,我觉得自己是正确的,都是基于为他们好的基础上,所以我希望我的看法被重视,被采纳,这其实就是一种隐形控制。
在与同事的沟通中,我特别害怕那种不愉快之后的紧张气氛,太尴尬,太别扭,所以我基本上不会拒绝同事们的要求,尽量的满足大家,希望大家在一起可以愉快相处。但是我这样做之后,内心也会对同事们有了期待,我希望在我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爽快答应。如果对方拒绝,我又会陷入一轮负面情绪漩涡里。
2、合作是我们一起做,而不是按照我说的做。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在一场良好的沟通当中,应当照顾到彼此感受,照顾到双方利益。如果只看的到自己,对方势必会感受到委屈,这场合作也就没办法长久维持。
3.富足心态与匮乏心态
还记得《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弗兰克尔说过:人类的终极自由,就是意识到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有选择的权利。我想这句话的本质应该就是樊登老师讲的富足心态吧。还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弗兰克尔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更恶劣的境况呢?
而即便是在那样的境况之下,他依旧选择了在脑海中设想各式各样的好的状况。譬如说,获释后将如何站在讲台上,把这一段痛苦折磨学到的宝贵教训,传授给学生。凭着想象与记忆,他不断锻练自己的意志,最终幸运地走出了集中营。
这个事例真的让我感受到了选择的力量!
4.内心对不爱的恐惧
听樊登老师讲到,如果对方不合作,我们就会生气,这是因为来源于我们小时候内心对不爱的恐惧。
这点真的击中了我。小时候的我,包括现在的我,真的太渴望,太渴望得到无条件的爱了。但是没有,每次失落过后,都会加重一分内心的恐惧吧。我深知在慢慢放下渴望,消除恐惧这条路上我还要走一段时间,但是只要出发,就不怕路远。
二:生活中的应用
今天上午,我的电脑突然没有办法连接打印机,负责送货的同事A正等着我打印单据,于是我便喊旁边的同事B帮我把单据打印出来,没有想到这位同事回答道,其他的电脑都可以打印,只有你自己的这台不可以打,你到其他电脑上打印吧!
我听到B的回答,当下特别生气,因为我把文件直接发给他,她帮我打印,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我如果到其他电脑上打印,还得重新登录QQ,就比较麻烦。于是,我有点没耐心的回应:我自己弄吧。
好在我现在已经可以带着觉察生活,立马正念:我这会有点生气,我现在正在生气,嗯,生气君又来看我了。
正念了一会儿,就平复下来。开始问自己:打印文件是你的需求,还是对方的需求?无论事情大小,你请对方帮忙,对方有没有拒绝你的权利?为什么对方一定得按照你说的来呢?
【控制】这个小调皮又出现了,叮咚,我看到你了。
接着想起早起听课,樊登老师讲的那句话:合作是我们一起做,而不是按照我说的做。
好吧,有什么好生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