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爬树风波
“你为什么爬树?”
我压着心头的不满,看着眼前这个黑黑的孩子,早上我刚和他们讲到不能爬树。这不,刚吃过午饭,就有小朋友来告状,说他在爬树。
“我……我找不到小朋友了。”
“找不到小朋友就可以爬树啦?”
“我看不到他们,我就爬到树上,想看看他们在哪里。”
原来如此,孩子的一个想法竟是如此的简单,我不仅在心里开始微笑,也为刚才没有马上发脾气而感到庆幸。孩子们许多调皮的做法,很多时候往往源于一个淳朴的理由。我们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指责,打掉的不是孩子的缺点,往往会是孩子对我们的信任。
想到这儿,我微笑着看着他,问:“如果我找不到小朋友,站到你的肩膀上去找你愿意吗?”
孩子摇摇头。
“是啊,小树一样不乐意你踩到它身上啊,下次可要知道不能这样做了。”
孩子点点头。
“去吧,玩去吧!”
看着孩子快乐而去的身影,我的心也为这件小事儿而明朗了半天。
案例分析——
面对问题,要探究
刚说完不让爬树,学生就公然违反,这岂不是向老师挑战吗?
很多老师就是这样想事情的,他们总认为学生“顶风作案”,明摆着就是和老师作对。其实很多学生违反纪律,本来主观上并没有和老师作对的意思,他的心思并不在老师身上。是老师自觉主动把矛头引向自己的。
老师这样不加分析的贸然站到孩子的对立面去,而且多次如此导向,最后孩子就索性和老师对立起来了,真的成心捣乱了。
我们把这种教育方式称之为“制造敌人”。
这位老师就很聪明,他能“化敌为友”。
但是这首先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因为他心理健康水平高。
这位老师发现学生公然不听他的话,第一个反应也是“不满”,实属人之常情,问题是他能压住自己的不满,而且能成功的把这种不满迅速的转化为“探究”,去询问孩子“为什么爬树?”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平常,实际很了不起的转折,有大批的老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没有能力实现这种转化。他们的思路沿着不满向前进变成了发泄,于是点燃了战火。
这位老师遇事能够保持平常心;很多老师不能,他们失控了。
所以要搞好教育,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
还要有科学精神,有研究心态。
经验告诉我们,人有研究心态,他是不会像研究对象发脾气的。
地质学家不会对化石这样喊:“你怎么可以出现在这个地方?”当你把对方当做研究对象的时候,你就不会幻想对方适应你的要求,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这位老师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不生气。一个想研究学生的教师是没有时间生气的,结果他得出了一个很科学的结论:“孩子们许多调皮的做法,很多时候往往源于一个淳朴的理由,我们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指责。打掉的不是孩子的缺点,往往会是孩子对我们的信任”。
有科学的结论,才会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既然孩子并不是想与老师作对,既然他爬树,只是因为一个淳朴的理由而忘记了纪律。这种忘记当然也是缺点,不管理由多么淳朴,那么对孩子需要的就不是简单的批评和纪律的重申,而是要想办法使他下次遇到同类事情的时候不这样做。这比承认错误更重要。
这位老师采用的是拟人法,把树拟人,让孩子替树想想,不要踩到他身上去,对于小学生,我以为这种方式挺好的。当然要树立纪律观念,这还只是个开端。
老师遇到问题只会自我中心的想事情,说的话全都是他自己的感觉,立足点从来不会变一变。这位老师不然,他不但能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而且能从孩子的角度,甚至能从树木的角度看世界,我们把这叫做“立足点的多元化”。能多角度看世界是智慧。
学生顶峰爬树这件事儿放到有些老师手里,不能成为一个把老师气的发疯弄得满城风雨,甚至惊动校长的“事件”。可是到了这位老师手里,在微笑中举重若轻就处理完了。因为这事,老师心里明朗了半天,这位老师把麻烦酿成了快乐。
这位老师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更重要的是他热爱生活。
教师素质不同,理念不同,思路不同,人生哲学不同,教育效果就会有如此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