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邹氏是江南极富盛名的名门望族,邹守益于正德六年(1911)年参加会试,被同考官王阳明录为会元,殿试名列一甲第三(探花),即被授职翰林院编修,一年后却辞职回乡了,专心研究程朱理学。
正德十四年(1519年)四月邹守益来到赣州,请王阳明为父亲作墓表,虽然邹守益在会试中被王阳明点了头名,但他信奉程朱理学,一直没有投在王阳明门下。
这次见面,邹守益与王阳明一直从白天谈到晚上,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邹守益对朱子学说是非常有研究的,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曾子作《大学》,子思作《中庸》,子思是曾子的学生,朱熹《大学章句》认为先格物穷理,而后致知;朱熹《中庸章句》又主张慎独。在邹守益看来,格物与慎独怎么也联系不起来。
于是,邹守益就这个疑惑向王阳明请教。
王阳明非常高兴,他说这些年我一直在访求知己同道,至今还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这么好的问题。王阳明接着解释说,所谓“致知”,就是将我们的良知运用于万事万物之中,则万事万物都能合乎天理,万事万物都能合乎天理,就是格物。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慎独之独,就是良知;慎独,就是为了致良知;而所谓戒慎恐惧,是慎独的实现方式。所以说,《大学》与《中庸》的主旨是完全一致的,没有矛盾。
邹守益茅塞顿开,立即面北恭恭敬敬地向王阳明拜了四拜,表示要终身追随王阳明。邹守益在进士及第八年以后,正式成为了王阳明的弟子。29岁的邹守益回去对自己的弟子说,二十九年来,我一直在梦里,今天我才醒来,你们也从梦中醒来吧!
这是王阳明第一次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这大概就是教学相长的生动案例吧,没有邹守益的发问,王阳明或许也不能有此顿悟。
后来,有人向邹守益请教戒慎功夫与诚意致知格物之间的异同,邹守益解释说:
戒慎恐惧,是慎的功夫;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讲得是独。戒慎恐惧之心明净透彻,毫无窒碍,便是致知;戒慎恐惧之行从不打折扣,便是格物。所以先师王阳明说过:“子思子撮一部大学作中庸首章,圣学脉络通一无二,浄洗后世支离异同之窟。正心是未发之中;修身是发而中节之和;天地位,万物育,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此,邹守益一心传播弘扬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在安福惜阴会的基础上组织了青原大会,成为江右王门的开山掌教。王阳明去世后,他被公推为《王文成公年谱》编修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