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具有批判思维的人,甄别语言中的修辞是必修课。
什么是修辞?
一种为了增加语言感染力、提高说服力的手段,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影响人的心理,但其本身并不能作为确证。
比如科技论文,很少有学者会采用修辞手段。这是因为他们明白修辞并不会加强论证。
要避免在捕捉论证的过程中被修辞误导,首先要明了有哪些修辞技巧。
常见的有倾向性表达、未经保证的假设、幽默与夸张、定义&解释&类比&比较……
第一种是倾向性表达。
它是指给陈述赋予肯定或否定的倾向性,包含委婉和粗直表达、闪烁其词和贬抑。
(1)委婉和粗直表达
这是指语言中带着或褒或贬的“情绪”。委婉化的语言能够粉饰错误行为,比如用”有所损伤“形容一场灾难,比”民众伤亡“委婉,让人误以为损失不大。而“粗值语”会将听着引向负面理解。比如用”暴富“形容富豪比”很富有“更容易引发不适感。
这些种种的误解都是源自内容发布者有立场的表达。
如果不想被带节奏,那么请保持理智。
(2)闪烁其词
这是一种规避或化解风险的一种语言手段。
比如常见的”高达“。
某公司对活期账户将多支付高达12%的利息。
事实上,上例背后的真相是:该公司当前支付利息为3%,多12%即3.3%。并不是”高达“营造出来的夸张感。
另一个是”有些“。用”有些“来掩盖”很多“或”很少“是常用的手段。
当然,并非所有这样的用法都是闪烁其词。在一些严肃的场景下,”话不说满“是一种严谨的、有职业操守的态度。
比如侦探在破案过程中使用“有可能”就不是推诿而是事实如此。
(3)贬抑
它是试图降低人物或事件的重要性和意义。
常见的话术是「只不过」、「只不过是」还有「所谓的」。此外,加引号也能达到同样效果。
一些连词也能达到上述效果,如「然而」、「不过」、「仍然」、「但是」,可以贬抑前述的判断,「虽然」、「尽管」则贬抑后述判断。但相比上面的贬抑手法显得更加微妙。
当然,是否贬抑仍然要看具体语境。
「小红刚好踩线通过了资格考试。」
这句话明显是强调”踩线“,是一种贬抑。
语言里的倾向性不可避免,我们要做的是对语言表达导致的心理和情绪的微妙差别保持警觉,以减少被”聪明表达者“操纵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