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四模块学习心得

    本次共读的第四模块中解说利用“延时反馈”来进行数据的收集,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那么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摸索中获得满足感,同时给予教学活动很多留白,从而让学生更有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这确实要比老师在讲台上绞尽脑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听要好很多。

    “数据决策”,在22讲中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刚开始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觉得做为老师,谁都知道一些教育理念,但通过陈蕾老师独到的讲解和书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英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尤其重视互动,通常情况下,一节充满互动的英语课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课堂”。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在“热闹”的表象下仍旧是知识的“灌输”而不是“发现”。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我们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对话。比如,给学生几个例句,让学生去自己去对比发现语法规则,然后给出题目,让学生用反馈系统作答,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讨论,随后二次作答,再度分享想法,直到大部分的学生都答对。比起直接告诉学生语法规则再让他们造句,这样的方法可以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提高理解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这样的实践多了,可能我们也就悟出了“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的真谛了,相信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学能力也会有所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