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东周策》有一个故事——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话说秦国越来越强大,一天发兵逼近东周的边境索取九鼎。九鼎是国家权利的象征,秦兴师求鼎,比起楚庄王问鼎中原还要过分。要说楚庄王是暗藏野心,那秦王就是明抢了。东周的君王就十分担忧,心想完了,国家权杖要被人抢去了,眼看要芭比q了,一晚上没睡好觉。就赶紧告诉了身边的大臣一个叫颜率的。颜率说:大王,您不必担心,我愿意到齐国去借兵救援。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各个小国家根本不把周朝放在眼里,颜率东借齐兵,那也不能空口说白话。所以见了齐王颜率就提出了一个致命的诱惑条件。颜率对秦王说:秦国不讲道义,想发兵夺取周的九鼎。我们大王就和大臣们商议,给秦国还不如给贵国呢。您要是发兵打退秦国,一是解东周之困,保有天下美名,二是可以得到九鼎,多么大的利益。齐王听了很高兴就命陈臣思,(也就是田忌赛马的田忌)率兵五万抗秦救周,秦国见势不好就撤兵了。
完了之后,人家齐国肯定来索取九鼎,这不是人来抢,是你当时承诺的啊,来要是应该的,但东周能给吗?不能,给了不就完了吗?国家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所以周君又担心起来,这可咋整?送走了秦国,又来了一个,还是自己招来的。此时颜率又说:大王别焦虑,我愿意去齐国解决这件事情。论下属的重要性,一个团队领导底下没几个能干的人能行吗?所以不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是任何时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
颜率到了齐国,见了齐王,先来一通感谢:依仗您大国的仗义相助,周国上下得以保全。(说到这儿可见当时东周实力之微。都有点让人可怜了。)我们情愿献上九鼎,那么大王您怎么运回来,走哪条道?是空运还是高铁?是公路还是水路?齐王就说了:我打算向魏国借道运回来。颜率说:俺滴神啊,那可不行,魏国君臣一心想得到九鼎,在晖台脚下,沙海边上反复筹划,看搁哪儿合适?(晖台,沙海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那儿。)您敢借道吗?九鼎一旦进入魏国,还能出来吗?齐王说:那我向楚国借道。颜率回答:楚国更不行了,楚国君臣为得了九鼎,都想疯了,在叶庭(现在湖北华容)密谋多日了,九鼎一入楚国,肯定出不来。齐王说:那你说,我要通过什么途径把九鼎运到我这儿?颜率说:我正替大王担忧呢?你说九鼎可不像酱油瓶子醋罐子,可以手提怀揣着就到齐国了,也不像长翅膀的鸟,会奔跑的马,会窜的兔子,瞬息就可以到达齐国。这可咋整?以前吧,周朝武王攻殷商时得到的这九鼎,一只鼎要九万人牵引,共用九九八十一万一人呢,而辅助的兵卒,器具,数量相当。如今即使大王有这么多人,主要从哪里过呢?我真是为您担忧啊。齐王说:你们是不是不愿意给啊?颜率说:没有没有……不敢欺骗大国,请快快决定运输路线,我们就赶紧把鼎迁出来,随时待命。齐王沉思好久,只好作罢。
具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度,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的定力,思维敏捷,沟通应变的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兴衰荣辱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