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选: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这个是事情的起因,大致意思是说秦国起兵想要周的九鼎,周天子很忧虑,找来大臣颜率,想找解决办法。颜率的办法是去齐国找援兵。颜率见了齐王,告诉他,“秦想兴兵来周索要九鼎,它这种行为不讲道义。我们君臣在内部商量,把九鼎给秦,比不上把它献给贵国。而挽救面临危险的国家,也会给您留下美名。九鼎,是非常珍贵的宝物。希望大王考虑一下这件事。”齐王听了,非常高兴,发动了五万大军去救周,秦军因此退兵了。
东周时期,周的地位岌岌可危,没一个诸侯国将周放在眼里,秦国可以为了象征权力的九鼎而驱兵到周,周连自保能力也无,只得求救于东边的齐国。而求助的理由居然是通过编瞎话利用齐国国君对九鼎的觊觎。颜率固然良计,周却实在可悲,夹缝中生存,令人叹息。
再看此篇的剩下部分,颜率通过九鼎运输的困难劝齐国打消搬运九鼎的念头,齐国国君直接道出了颜率的意图“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你屡次到我齐国来,说这么多,其实就是不想把九鼎给我。)Ps:哈哈哈,被你看穿了。
个人的能力可能在面临困境时才能够体现出来,颜率解决了“九鼎风波”,但个人力量实在有限,他亦无法改变周的颓势,那么他会不会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