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得体的赞美会给人带来一天的好心情,而一句有口无心的指责却可能带来一场灾祸。
我们常常以为不会好好说话就是天性使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吗;也经常听到有些人一面说着”我这个人比较直,有啥说啥,可能说话有些难听”,一面出口伤人而心安理得。
殊不知,好好说话其实也是一门技术,如果你想,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来改进的。而且还真有这么一群人,共同写了一本《好好说话》的书来教大家好好说话。
这本书的作者是非常有名的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的成员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人。他们完成这本书的方式也很奇葩。几个人一起住在北京朝阳公园的一个公寓里,别的事啥也不干,就是每天研究怎么说话。
这本书不是教大家怎么”出世“,而是教大家怎么”入世“的。用樊登的话就是他们想解决的问题都挺”俗“:怎么谈判、怎么搭讪、怎么把坏人噎回去、怎么夸人...。
看了这本书,我的感觉就是好好说话还真的不容易。要想说好,还真得练。
在看书的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有下面这样两种情况:
一、什么样的说服更有效
一听到说服这两个字,是不是我们本能的就有一点抗拒。我们对说服的理解就是:说服是用语言来改变他人想法的过程,要想有说服力,就要巧舌如簧。可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对说服的理解却让我很服气,那就是:找到一个切入点,好让对方能从中为自己找出一个去做的理由。
注意:是能让对方为自己找出一个去做的理由,对方是主体,必须拥有对自己行为的选择权。而不是说服者洗脑般的灌输和碎碎念。
具体怎样操作,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个场景:
有一次你的好友跟你闲聊,说羡慕你生活充实,读了那么多书,能不断自我成长,而她却总没时间看书。你呢,觉得读书这事好,想要说服她跟你一起读书。
”哎,我最近特别颓,好羡慕你的生活,读了那么多书,那么充实。“
”那就跟我一起去读书啊,你会有很大收获的。“
”我也想啊,可我太忙了,没时间读书啊!“
”谁不忙啊,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其实你每天抽出半小时就够了啊!“
”你哪里知道我那个破工作啊,烂事特别多,下班回家精疲力尽,还要管孩子学习,真挤不出时间。“
“你要真想读,总是能挤出时间的。你可以早起半小时呀,养成早起读书的习惯,受益终生。”
“我试过早起读书,结果一天都没精神。”
“其实坚持一段时间就好了,刚开始都会有些不习惯的。”
“还是算了吧,别没读上书,还把自己弄病了。”
上面这段对话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其实这就是咱们生活中典型的说服别人的过程,我们不断地给别人提建议,督促别人去做。结果却是对方不断找出不能做的借口,拒绝改变。说服者还很纳闷,说了这么多,你怎么就不想改变呢?其实,如果说服者改变一下说话的策略,情况就会变得不一样。
让我们再来重复一下上述过程:
”哎,我最近特别颓,好羡慕你的生活,读了那么多书,那么充实。“
“你看起来很好呀,我还挺羡慕你的呢,为什么想到读书了?”
“因为我也希望自己活得更充实呀。”
“你工作那么忙,回家还要管孩子,够充实了,为啥还要读书啊?”
“我觉得读书可以让我的视野更开阔。”
“你哪有那么多时间啊?”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
“咋挤时间啊,总不能不睡觉吧?”
“我可以早晨早点起来呀,排队、等车的时间也都可以听书......。”
有没有发现,换一种说法,效果完全不一样。在这段对话中,说服者一直在试图引导对方自己提出要读书的原因和解决没时间的问题。说服者只是提供一个让对方能够切入的点。这样,每问一次,听者就会思考和强化一次"我也要读书"这件事。而最终让听者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达到说服者说服的目的。
以上两种场景的区别就是:
第一种:说服者不断给建议,听者不断被否定。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愿意被否定的,所以听者本能的要捍卫自己找不出时间读书的观点。而且劝说者的语气中也有我的位置比你高,我有资格对你讲大道理的味道。
第二种:二者是处在平等的地位的。我理解你,对你感同身受,我只是在倾听你的心声,你的决定我都支持。这样听者就会自动自愿的去做“找出时间读书”这件事了。
显然,说服者不是要有好口才,要多厉害和强势。说服者要知道怎样找到一个切入点,让听者能从中找到一个自己去做的理由。主体一定是听者,是自己自发挖掘的过程。不然,再好的说服理由听者也会找到不去做的借口。
还有一个场景就是亲人或朋友生气了,你要怎么劝。
二、亲人或朋友生气要怎么劝?
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难免会碰到一些让人生气犯浑的事情,这时,劝说者采用的语言不同,结果通常会相差很大。
假设有这样一个场景:你被同事惹到了,怒气难消,跟老公诉说,希望老公帮你解决。结果老公觉得事情也不大吗,不至于吧。于是他义正言辞地劝说:
“哎呀,她也不是什么坏人,这次得罪了你估计也不是成心,没什么大不了。”
你心里会怎么想?
“好嘛,她不是成心,敢情意思是我气量小喽?你不帮我就算了,还替她说话,怎么着,难道你对她还有意思?”
结果就是,老公非但没有平息你的怒气,还让你更气愤了,老公也被稍带进去了。这样的场景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那应该怎么劝呢?《好好说话》中给出一个好用的方法:引导情绪宣泄、你要比她狠。
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个场景。我们都知道,当我们在气头上的时候,最讨厌的是得不到回应,最希望的就是有人跟我们同仇敌忾。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有人跟你一起骂,而且最好他比你还生气,比你还具体,比你还刻薄。
回到刚才的场景,如果老公见到你生气了,霸气的说一句
“敢欺负我老婆,不想活了!”,可能你的气就消一半了。
或者老公心疼地对你说:
“她居然敢这么对你,真是太过分了!”
“就是的!气死我了!”
“这样对待我老婆,我找他算账去。能做出这样事的人,简直猪狗不如!”
“啊......那到好像也不至于......,你别去找她了,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了......。”
你看,当老公骂的比你还狠的时候,你就可能会冷静下来了。事情也就解决一半了。
当然,还可采用这样的语气:
“这到底是怎么了?谁得罪我家......了?”先询问事情经过,让朋友在倾诉中冷静下来;表达同仇敌忾的姿态,消除她的抗拒情绪。或者
“#%&......*!”
帮助发泄情绪嘛,当然是怎么狠怎么来,你懂的(嘻嘻)。
你看,说话虽然每个人都会,但要把话说好还真不一定都能做到。在《好好说话》这本书中将说话的能力一共分成了5大模块:分别是沟通、说服、演讲、辩论。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相互转化的内在趋势,共同组成了一个全息话术。
当然说话这门功夫也没那么简单,单练其中的一块是不够的,用书中的话说就是:单学沟通,会变得像兔子一样柔软;单学说服,会变得像狐狸一样腹黑;单学谈判,会变得像鳄鱼一样冷酷,单学演讲,会变得像孔雀一样显摆,单学辩论,会像刺猬一样难缠。
如果你想把上述内容全部掌握并且融会贯通,成为一名说话的高手,那么是时候打开《好好说话》这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