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我有幸听了王雯卉老师分享的课题:紧抓教程,上好道德与法治课。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王老师的课非常贴合备课,上课,对于新老师的我有了新的方向指引。
首先,老师阐述了她的备课流程,先从框架结构入手,把课由大到小上,通过大活动,小活动的设置安排活动环节,其中,每个活动的形式不能重复,形式包括问答,讨论,视频,听歌等等,其次,根据活动来制作课件,再次照着PPT写教案,按照从小到大的梯度安排教学内容,最后,再进行充分评价,在备课时要充分预设问题,至少预设8种回答,让自己在课堂生成的理答中充满底气,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尽量使用有针对性,鼓励性,客观性的评价语,如学生表达真感情时,我可以说:“我和同学都能感受到你的心情,请坐”,但同时要提醒同学们注意课堂用语的规范性,把行为习惯贯穿教学始终。
王老师分享的鲁洁教授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离孩子近一些,近一些,再近一些”,就是要把我们的课程贴近生活,用活动育人,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导入,学生的思想单纯,想象丰富,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因此,能够较好的共情和感悟,其次,我们可以举一些生活实例,从而引发情感共鸣。再次,我们要开发课程资源,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讲“我的家在这里”这一课时,曾应引导学生知道的小区从而推广到社区,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情感升华到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后,我们把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学科如数学,安全班队,实践活动进行整合渗透,用手头可利用的资源作为教学材料,从中体现德育,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生活处处皆学问。
王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思政课,充分展示了作为一个思政老师所具备的素养,我获益匪浅,课堂导入从学生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用的巨大变化入手,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感受是什么?你想说什么?引发学生感悟中国的富强,人民的创新务实,短片中展示了各行各业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成就,让学生感悟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最后提问学生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如何接过历史接力棒,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激发努力奋斗,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在内容层层递进让学生有所感悟,很好的把时政思想渗透到道德与法制这门课中。还很细致入微的指导我们做思维导图,选课,课件制作等多处细节,我觉得实用性很大。
在今后的教学中,这对我当时一个巨大的挑战:我要多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尽量把课堂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