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今山东莱芜)刘洞九,在汾州(今山西汾阳)做官。
这日,老刘正在衙署独坐,外面传来欢声笑语。抬头一瞧,走来四个女子:一个四十多岁;一个三十岁左右;一个二十四五岁;还有一个小女孩。此地多狐,老刘也不在意,将四个女子晾在原地。少时,小女孩掏出一条红巾,调皮地丢在老刘脸上。老刘拾起,转身扔到窗台上,接着去忙手头活计。四女一笑而去。
转日,年长女子领着小女孩登门,笑道:“舍妹与大人投缘,想留在府上侍奉,盼望大人莫要推辞。”
老刘暗想:送上门的,为啥不要。当下半推半就地收留了小女孩。
女孩自言:“妾非狐,乃是人。前世为官员之女,受狐蛊惑而死,后被狐姐施法救活,故而举止像狐。”
老刘大喜:本以为是狐,原来是人,这事闹的,还有意外收获!自此纳为妾室。
奴婢不知内情,表面尊为夫人,私下以为“狐妾”。
恰逢老刘寿辰,宾客众多,共有三十余桌,预约的厨子却迟迟不到。眼见寿宴耽搁,老刘不胜愤懑。
狐妾听罢,亲自下厨烹炒,手法精湛迅捷,奴婢往来端菜,忙得不亦乐乎,酒宴得以如期举行。
席间,宾客张三讨要汤饼。
狐妾笑道:“倒是不见外。行吧,我想想办法。”转身返回后厨,眨眼间便筹措三十碗汤饼,招呼奴婢端上桌去。
待酒席散去,狐妾说与老刘:“汤饼是张三家的,拿点钱补偿他。”
彼时,张家发觉汤饼丢失,碰巧刘家上门赔钱,这才解开疑惑。
这晚,老刘与狐妾夜酌,忽然想念家乡甜酒。狐妾自言无妨,当下起身出门,回时带来一坛酒。老刘打眼一瞧,果然是莱芜家酿的甜酒。
几天后,刘妻差两个仆人赶奔汾州。
途中,一个仆人说道:“听闻狐夫人赏赐优厚,此番得了赏金,正好买件裘袄。”
狐妾身在衙署,却能听到此人对话,转而对老刘说:“家乡来人了。其中有个无礼仆人,待我管教一番。”
次日,仆人入城,忽然头痛欲裂,进到衙署哀嚎求药。
老刘笑道:“不用吃药,坚持一会就好了。”
众人认为得罪了狐妾。
仆人不以为意,暗想:我都没见过她,何谈得罪,一定是凑巧!待狐妾召见,便抱头叩拜,口称“夫人”。
狐妾坐在帘后,问道:“你称‘夫人’便是,为何在前面加个‘狐’字?既想求赏,又这般无礼,是何道理?”
仆人大惊,叩头求饶。
狐妾笑道:“罢了,不跟你一般计较,拿着赏钱去买件羔羊裘罢。”言毕,掷出一个布袋,内有五金。
仆人接过,发觉头痛自愈,忙又道谢一回。
老刘问及家事。
仆人答道:“一切安好,就是前几天出了桩怪事,地窖里丢了一坛甜酒。”
众人算计时日,正是狐妾提酒那天,于是皆呼其神,尊为“圣仙”。老刘为此还找人画一幅肖像。
当地有个学官叫张道一,听闻狐妾奇异,便上门求见。
狐妾不允。
老刘无奈,只得展出肖像图,结果被他强行借走。
张道一如获至宝,将画卷挂在府中,早晚祷祝,盼望狐妾惠顾。
狐妾闻之,对老刘说道:“老张无礼,容我惩治。”
这日,张道一正在专心祷祝,案头界方(镇书纸的文具,一般为木制)缓缓飞起,骤然砸向额头。张道一凭空挨了一下,方知狐妾厉害,忙将画卷送回。
老刘笑问:“额头痛否?”
张道一见状,只得实言相告。
不久,老刘的女婿小亓来到汾州,求请一见。
狐妾不允。
老刘劝道:“女婿不是外人,何必拒绝?”
答道:“女婿爱财,指望我馈赠厚礼。若要见面,容我准备十天。”
十天后,小亓入见,隔着帘子作揖。一番寒暄过后,转身退出。才走了几步,好奇心起,不免侧目窥视。
只听帘内高呼:“婿儿回头了!”
接着便是烈烈笑声,彷如鸮鸣一般。吓得小亓腿脚绵软,瘫坐在椅子上,好一会方才回过神来。
女婢奉命送来二十金。
小亓问道:“我使不惯小钱,圣仙宁不知邪?”
狐妾使女婢答曰:“我岂能不知。但你天性福薄,纵有金山银山,你也把持不住。”
小亓惭愧,只得领受。
这天,狐妾忽然叹息:“坏也,大难来了!”
老刘惊问原由。
狐妾答道:“此地将有大难,应往远处调动。二公子命有此劫,逃脱与否,全凭天意。”
老刘听罢,立地向上级求请,得以调任云贵。同仁为其不平,纷纷登门劝慰。唯有狐妾欢喜,敦促老刘尽早启程。
去后不久,姜瓖反叛,汾州没入贼手,当地官员相继罹难。老刘次子从山东来,恰逢乱兵,也遭屠戮。老刘提早走脱,得以免死。
几年后,狐妾忽然离去,留下几样物事,内有一个白事纸幡,众人以为不祥。
没过多久,老刘辞世。
人们再没见过狐妾。